一、写作时间:1936年12月28日
二、写作背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坚决支持张、杨的爱国行动,同时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这次事变。12月24日,蒋介石被破接受联共抗日的条件,随后被释放回南京。
12月26日,蒋介石由洛阳抵达南京后发表了一个声明,即所谓《对张杨的训词》。本篇《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则是对此项声明进行了回复。
三、要解决的问题:
在西安事变后,堵住蒋介石反复无常的后路——既“联合”又“斗争”
四、主要内容/内在逻辑:
(一)肯定蒋介石接受张、杨抗日要求的意义
(二)对蒋介石12月26日声明的分析
1、总基调:内容含含糊糊,曲曲折折,实为中国政治文献中一篇有趣的文章。——是不能满足中国人民大众的要求的。
2、声明中“言必信,行必果”一段(关键、重点)——值得赞扬,但要看其后续是否能做到
再次提及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允诺的六项条件
3、声明中关于“反动派”的说法
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数种势力的影响——进步的,时代趋势的
蒋介石所谓的“反动派”——实则是“革命派”
4、提醒蒋介石认清现实——这次事变中各方势力的态度和行为
5、蒋介石如不能做到的不利后果
6、明确表明共产党的态度。——只要蒋介石真能做到,共产党必将实现8月25日致国民党书中的诺言。
共产党的“言必信,行必果”,十五年来全国人民早已承认。
全国人民信任共产党的言行,实高出于信任国内任何党派的言行。
五、启示:
1、面对反复无常的人,可采取“上屋抽梯”的方法,堵住其反复无常的后路,更要采用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2、主动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