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记公元前297-前273共25年事。
一、纪事
1.楚怀王病死秦国,诸侯由此不满秦。
公元前297年,被羁禁在秦国的楚怀王逃脱看守,欲回楚王。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正逢赵主父外出在代郡,赵国官员不敢做主收留他。楚怀王又想逃奔魏国,却被秦人追上,抓回秦国。第二年,忧懑中的楚怀王发病不治,死在秦国。秦国人把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十分悲痛。“诸侯由是不直秦”。齐、韩、魏、赵、宋五国共同出兵伐秦,但未到秦边境,仅到盐氏地方就散伙撤回了。
2.赵武灵王欲两王不决至长孑赵章之乱。
赵武灵王定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娶了美女吴娃,十分宠爱,曾经几年不上朝。吳娃生下儿子赵何后,赵武灵王便废去太子赵章,立赵何为太子,把赵章封到代地,称安阳君。吴娃死后,赴武灵王对赵何的偏爱逐渐减退,见当哥哥的赵章反而要对弟弟赵惠文王即赵何俯首称臣,心生不忍,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郡称王,但这个计划最终被搁置了。正是他的犹不决,终导致了他死于非常。
赵章平素为人骄横,内心对立弟为王十分不服。赵主父又派残忍嗜杀的田不礼做他的囯相。李兑提醒当时主政的赵国国相肥义要注意这两个人互相勾结,图谋不轨。并建议肥义称病不出,把朝政交给公子赵成去处理,以避灾祸。肥义认为这有负赵武灵王知遇之恩,坚持“死者复生,生者不愧”的道义。并嘱咐手下人信期:有人奉主父命令召见赵惠文王必先见我的面。
赵主父和赵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宫。赵章、田不礼乘机作乱,他们果然假称赵主父的命令召见赵王,肥义就先进去了,结果被杀死。公子赵成与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救驾,发动四邑的军队镇压叛兵,赵章、田不礼及党羽全部被杀死。赵成担任国相,李兑任司冦,当时赵惠文王尚年劲,政权都掌握在赵成、李兑手中。
赵章败退时,逃到赵主父的行宫,赵主父开门接纳了他,公子赵成、李兑于是带兵包围了赵主父行宫。这是犯了杀死之罪。二人商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号令“宫中人晚出来的杀!”宫中人听到命令全部逃出,赵主父想出,却不被允许,又得不到食物,饿得捕提幼鸟吃。三个月后,一代英主硬是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直到赵主父被确死无疑,赵国才向各国报告丧事。
3.伊阙之战,白起崛起。
公元前293年,韩国大将公孙喜率韩魏联军攻打秦国,穰侯魏冉荐左更(相当于现在的军中排长)代替老将向寿统率秦军,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活捉了公孙喜,拔五座城。白起一战成名,秦王任白起为国尉。从此白起犹如“战神”,为秦一统杀伐四方,攻城掠地,横扫诸侯,无一败绩。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使者建议齐王自立为东帝。齐王听苏代缓称王、先伐“桀宋”的建议。秦王也只好去掉帝号,仍旧称王。
4.“桀宋”之死。
宋国发生雀鸟在城边生下鹞鹰的怪事,太史卜了一卦,说:“吉。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北灭滕国,攻占薛地,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城,向南战胜楚国,抢占方圆三百里土地,向西打垮魏军,宋国一时成为可与齐国、魏国匹敌的国家。宋康王对成就霸业更加自信。他想早日完成霸业,便射天鞭地,砍倒神坛而后焚毁之,以表示自己的声望可以震慑鬼神。他在宫中整夜欢饮,令室内人高呼万岁,大堂上的人闻声响应,堂下、门外之人依次齐声响应,以至于国中没有人不敢不呼万岁。天下的人都咒骂他是“桀宋”。齐湣王听苏代建议,趁机发兵伐宋,宋国人民四下逃散,弃城不守。宋康王狼狈逃往魏国,死于温地,史上留下笑柄。
5.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魏将乐羊后裔,官拜燕国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燕惠王派人去批评乐毅离国,不守道义,乐毅以伍子胥与阖闾、夫差之事相喻,并言称“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辨解洗雪自己的名声”。燕惠王感之,仍封乐毅之子为昌国君,而乐毅也为修好睦邻而往来燕国。最后死于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6.淖齿抽筋杀齐王。
齐湣王吞并宋国后,日益骄横,引来了诸侯的责难,便有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齐将触子率齐军与五国联军对峙于济水旁边。齐湣王敦促决战,派人面见触子,辱而呵斥道“你如果不尽力作战,我就灭绝你的族类,掘平你的祖基!”触子为此十分伤心,准备让齐军战败。于是,两军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锣收兵,齐军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触子驾辆车而去,不知所踪。
接着,齐湣王又派另一位将领达子统帅残兵迎战五国联军。情势危急但无物犒赏战士,为了激励战士,达子派人向闵王请求赏金。闵王大发其怒说“你们这些无用的东西,怎能给你们金钱!”结果齐军与燕军一交战就败下阵来,达子战死沙场。乐毅抓住时机,乘胜进军,一举攻下七十余城,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仓惶逃奔卫国。
来到卫国后,卫君避舍称臣,但齐湣王仍以大国之君自居,傲慢无理,结果遭到卫国人的驱逐。后又前往邹、鲁等地,邹人和鲁人也拒绝接纳。最后只好奔往莒地。
此时,楚国的楚顷襄王派淖齿救齐,淖齿来到齐国后,被齐湣王任命为国相。可淖齿无心救齐,他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于是,淖齿派兵在鼓里之地抓住了齐湣王,以“血雨沾衣、地裂泉涌、当阙而哭,天、地、人都作出了警示”,要求齐湣王割地。可是齐湣王虽然刚愎自用,但是为人还是有骨气的,面对淖齿的威胁,宁死不从,于是淖齿凶性大发,居然抽掉了齐闵王的筋,并用他自己的筋把他掉在房梁上,齐湣王最终哀嚎了两天两夜而死。死法之惨称得上是千古之最了。
荀况评宋康王、齐湣王之死:“没有德行治理国家,危险很大。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所以,司马光说: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7.将相和。
此段主要讲述,蔺相如为顾全国家大局,处处礼让廉颇的故事。
赵王得到楚国国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来换此玉。蔺相如从秦王手中守护赵国国宝“和氏璧”,并完璧归赵。赵王由是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秦王和赵王渑池相会,蔺相如在渑池酒宴上不畏强权,拼死捍卫了赵国尊严。赵王回国后,加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认为自己弓赵国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不过是下层小民,仅凭口舌而位居自己之,简直就是耻辱。后得知自己错怪蔺相如,负荆前去蔺相如门前请罪,两人冰释前嫌。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负荆请罪”也自此出典。
8.田单的“火牛阵”。
田单是田齐时期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传奇将领,是齐国濒临亡国之时涌现的复国英雄。
田单家境贫寒,湣王时,任齐都临淄的市掾,也就是市场管理员,是一位资历浅、爵位低、名气微的小官吏。但是,他善于学习,颇爱兵法,对战略战术有过精心研究。
齐湣王末年,由于连年对外用兵,致使齐国国力十分空虚。又加上齐湣王刚愎自用、骄傲狂妄,诸侯视齐若仇敌,国内则怨声载道。在这种内外交困、民劳兵疲的情况下,燕国联合其他四国发动攻齐战争。
公元前284年,将乐毅破齐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
在齐燕之战中,田单先是逃到了临淄以东的安平小城,密切关注战事发展,他分析到燕军攻占临淄后不会退兵,一定要乘胜东进,又考虑到难民逃亡时的混乱和拥挤。于是,他命令他的全部宗族弟子都把车子的车轴末端截去,又在车轴头上包上铁皮。目的是便于车辆在混乱中行进而不被挂扯牵制或撞坏。果然,不久燕军进攻安平,因城小无力抵挡,齐人争相逃走。道路上难民拥挤,车辆阻塞,各种车辆不免发生猛烈碰撞,而处在车辆最外侧的车轴轴头无疑是最容易撞到一起的。有评多辆马车因此撞散了架子,车上的人摔得鼻青脸肿、骨断筋折,纷纷被杀。田单及其宗人家人的车轴轴头,由于包裹着铁皮,得以逃出生天。此事在东逃的齐人中纷纷传开,大家都称赞田单有远见卓识,对他的聪明才智都非常敬佩。
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他和军民同甘共苦,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双方在即墨苦战五年,乐毅始终强攻不克,改用包围策略。
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
他派人散布谣言,说害怕燕军把齐军俘虏的鼻子割掉,又担心燕军刨了齐国人城外的祖坟。有勇无谋的骑劫听到谣言后居然上当了,他派兵去把燕国先祖的坟墓都挖开,并把尸骨堆起来焚烧。即墨人从城上望见,都流泪哭泣,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战。田单进而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5000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吶喊助威。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
随后,迎田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雪地救人,遭猜忌。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见到一个老人渡淄水时冻得直哆嗦,走出水面时已不能前行,田单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给他披上。齐襄王听说雪田单雪地救人的事,认为是田单施恩建德,有夺位的野心。幸亏听殿下一个穿珠的侍者一番话,才知错怪了田单。但仍是一口一个田单的喊叫,毫仍尊重之意。貂勃愤然上谏,以周文王尊吕尚为“太公”,齐桓公敬管仲为“仲父”为例,田单救齐于亡国之际,功高盖世,齐王您怎能直呼“田单”,这简直是亡国之言!齐王这才顿然醒悟,杀掉九个佞臣,加封田单一万户俸禄。
9.黄歇上书退兵。
秦国欲派白起联合韩、魏之军共同伐楚,尚未出发,楚急派黄歇即春申君前去秦国求和。黄歇収物极必反,秦仗兵革之强,而欲以武力使天下君主俯首称臣,恐后患无穷。《诗经》说“常见善始,少见善终”。《易经》说“狐涉水,濡其尾”这都是说开始容易结束难。秦王听从了黄歇的建议,令白起停止行动,与楚国缔结睦邻邦交国。
二、名典、名辞:
1.‘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即使死者复生,活着的人也没啥愧疚的。我要兑现我说的诺言,而不能只顾保全生命。一一赵相肥义语李兑
2.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雠人役:道义,善于利用则即使是百里之地也可独立;不善于利用,既使象楚国有六千里的疆域也被仇家驱役。一一荀子
3.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一一荀子
4.修礼者为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一一荀子
5.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一一王蠋语乐毅
6.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一一乐毅7.
7.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一一黄歇
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常有善始,少有善终一一诗经
9.狐涉水, 濡其尾 :狐狸渡水,尾巴会浸水。形容开始容易,全身而退却很难。一一 黄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