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Sir血热起来的新片。
三重属性——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真人真事改编,主旋律。
美国有《血战钢锯岭》。
英国有《敦刻尔克》。
战胜国之一的法国紧随其后,献出这部——
《刺杀盖世太保》
HHhH
因为被剪去20分钟,该片11月在内地上映,豆瓣仅6.7。
看过完整版的Sir想说,电影燃爆了。
第一幕就是刺杀第一现场。
1942年5月27日,布拉格,阳光明媚。
一辆老式敞篷轿车载着盖世太保,行驶在一条平静的街道,突然,蹦出个风衣男子。
这人不看路?
没等车上的人骂,他一个急转身,从风衣下面掏出冲锋枪。
距离近,姿势稳,车上的人怕是活不成。
车上的人是谁——
盖世太保,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杰森·克拉克 饰)。
德国纳粹党卫军的二把手,希特勒眼中的接班人。
在纳粹中间,海德里希属于偶像级的人物。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当纳粹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海德里希的模样。”
左为电影中,右为历史上的海德里希,不得不说演员选得还没原型有型
照片就能看出来,这人上镜。
金发碧眼,人高马大。
纳粹理论里典型的完美血统。
还出身音乐世家,多才多艺,小提琴拉得溜,击剑运动也玩得转。
海德里希不是没毛病。
脾气爆,人狠话不多,一言不合就干。
私生活也挺乱,一言不合也干。
上图被删减的激情戏,就对理解人物的内心构成障碍
人送外号,金毛野兽。
这些小毛病没有贬损他的形象,反而为这台战争机器增添了独特魅力。
海德里希不光上镜,还很上进。
他时时刻刻都充满征服欲。
海德里希本来不是纳粹,连希特勒著名的《我的奋斗》都没读过,只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自愿加入纳粹,成为党卫军情报部的新部长。
新官上任,海德里希就是奔着最佳员工去的。
他奋斗在清除党内异见人士的最前线,屠杀波兰犹太人,还鼓舞下面的士兵——“杀戮,使我们更坚强”。
业务能力突出的海德里希,很快获得上级认可。
被希特勒夸奖为:
你知道元首怎么称呼他吗?
铁心之人
“铁心之人”,这个词其实有两重解释——
褒义,钢铁雄心;贬义,铁石心肠。
追逐欲望的过程中,海德里希逐渐阉割掉一个人的怜悯心、共情心、同理心,上进,变成了不择手段的上位。
欺上。
偷偷记录下国防部将军的妓院啪啪啪,当做砝码,换取情报。
虐下。
来到布拉格对当地居民进行戒严,不给他们吃的,宣扬情报是宝,让居民互相揭发。
纳粹要把我们饿死了
说信息是无价之宝
让我们互相指责
戒严持续3个月,共有404人被判处死刑,5000多人被送进集中营。
于是海德里希又有了一个新外号,布拉格屠夫。
什么叫十恶不赦?
这就是了。
他的对面,则站着两个冒死行刺的义士。
两个,是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次刺杀行动成功过,所以需要双保险,一人开冲锋枪,另一人扔手雷。
他们分别叫扬·库比斯和约泽夫·加比奇克。
与被刺杀的盖世太保相比,这是两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
相貌平平,真容长这样。
左为扬·库比斯,右为约泽夫·加比奇克
出身也不咋地,家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小乡村,此前都一事无成。
后来《慕尼黑条约》签订,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给德国。
参军,成为两位年轻小伙不得不的选择。
任务很快下来。
在丘吉尔的主导下,英国情报部门和流亡英国的捷克政府要员共同策划了一起刺杀行动,行动代号“类猿人”。
两位捷克小伙,成为这次刺杀任务的最佳选择。
在佯攻掩饰下,被空投到捷克境内,展开绝命大逃杀。
这无疑是一次妥妥的自杀行动。
双排的两个人,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德国士兵。
任务根本不存在什么“胜利”可言,无非是在死之前,尽量拉纳粹高官垫背。
能拉一个算一个。
士兵不是没动摇。
他们担心任务失败,会连累一帮无辜的人,牺牲的价值有多少,心里也没底。
那就中止任务
必须考虑平民
这不会改变战争的,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
但英雄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们从不为胜利战斗,他们拔枪、冲锋、牺牲,只为他们相信的。
挣扎后,没有豪言壮语,简单一句——
海德里希必须死
潜伏5个多月,这一天终于到来。
也就是这篇文章开头说的,今年最写实的枪战戏之一(堪比《恐袭波士顿》)。
没有拉风的姿势,没有刺激的枪战,没有冲天的爆炸、眼泪、口号,甚至情绪,一切清零,都被压在笨拙而结实的动作里。
执行得克制而悲壮——
这也是《刺杀盖世太保》对这场几乎改变历史进程刺杀的理解。
它无意用传奇去书写传奇,相反,它更想通过行刺者与被杀者短暂的交集,去梳理各自的人生轨迹。
是什么,让同样为人的他们,走向历史的两端。
它想拍出那个时代的人更真实的状态,无论正义还是邪恶。
刺杀事件一周后,海德里希死于败血症。
临死前,他将自己参与过的大屠杀,形容为一场……舞蹈。
世界
是一台野蛮的管风琴
上帝转动曲柄
我们都在旋律中起舞
让他们跳舞
换言之,他把一切归于天意。
他不过是在执行老天命令。
理解这一点,你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可以亲手制造出诸多惨绝人寰的血案。
最极端的利迪策村惨案。
199名16岁以上男子被枪杀,195名女性村民和95名儿童被送进集中营。
正是为了纪念这一惨案,国际社会才设立了“六·一”。
同样的,在纳粹“舞蹈”中被剿杀的约泽夫和扬,也没有选择逃避自己的“天意”。
德军派了将近800名士兵包围教堂,他们总共才7人。
怎么办?
结局Sir不多说。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做出了各自引以为豪的选择。
《刺杀盖世太保》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对历史的精确还原,反而凸显出它的珍贵。
因为历史的真实,自有它万钧之力。
这段历史不是第一次被拍成电影。
去年的《类人猿行动》,更早的《阴谋》。
三部电影,三个视角,三种风格。
多角度再现、解读、纪念了二战的惨烈。
是电影的力量,让远离战场的我们,也能如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