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雅趣生活》中第三辑“生活本来简单”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和《文学如何教育》中的“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读完,我在想:如何让现实中的我们在大众媒体阅读和传统文学中和解?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中指出:“语文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层:粗俗的、标准的、文学的语文,而达到文学的阶层便是最高的境界了……固然绚烂之极趋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之平,那但不是淡而无味之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与那稀松平常的一览无遗的标准语文是不大相同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现在在网络平台上所见的低俗读物是没有文学价值和意义的。
“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其中提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乃至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大都与大众媒体发生极大的纠葛。”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像文中写道:“当我们谈论报刊连载这一发生,这一发表形式改变了中国小说的结构方式,画报的天涯咫尺改变了中国文人的空间,想象照片的大量使用,促使史家反醒古已有之的实录精神或者电视普及改变了政治家的演说姿态等,所有这些显而易见的文学文化现象,既耐人寻味,更值得认真解读。”
曾经有研究提及“z世代”就是把不同时间阶段的人做了划分,大约21世纪出生的人们都在这个范畴,他们从小就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对于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烂熟于心,更享受于鼠标键盘点击下的快频率,而这种生活方式似乎与传统文学相距离胜远;其次,自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新生产物,在言论自由的现代,不是仁者见仁,而是人者见人,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能接受批评的违维权意识膨胀,让快节奏浏览替代了沉浸式阅读,这样真实生活中迷茫的我们如何自处和生活和解呢?
当看到手表上现在深夜地时间,我想说用好多种方式的利,尽量减少其弊,有良好的心态拥抱每一天新的变化,让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