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在QQ空间看到了一个近10年的闺蜜结婚的消息,而我过了1年多才知道。我们曾经一起面对坎坷曲折,也一起牵手大步向前,人生的高潮与低谷我们一起经历过。那时我们真诚的约定,要把彼此打扮成最漂亮的新娘送她出嫁,头发花白也要一起逛街撒欢儿。没有矛盾,没有争吵,没有预兆,甚至告别也没有,就这样我们静悄悄地走出了彼此的生命,头也没有回。
当时的我大脑一片空白,我竟不知道该替她高兴,还是该替自己难过。
想起了朴树一度哽咽唱着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这是我8,9岁就学过的一首歌,当时只是简单觉得这是一首关于离别的歌曲,那时候更读不懂这其中所蕴藏的故事的心酸。对于歌曲,我们听的是别人的旋律,而想到却是自己的故事。
伴随着朴树清澈的嗓音,熟悉的音乐,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好像年龄越长大,理性增加的同时,感性也并未随之减少,而是,一起增加。坚强多了,脆弱也多了,一首音乐,一篇文章,一句话,就足以让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心灵堡垒瞬间倒塌。
习惯了生活无常,习惯了始料未及,往事一重重,离别一幕幕,其实难过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之后的再无音讯。
2
高中时,因为朝昔相处了三年,一个班的同学关系都很好。高考报志愿时,我们被分散在了全国各地,我们那时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约定,“不管风雨多大,你来我的城,我都会去接你”。我们当时还开心地戏称“每个城市都有我们的根据地,好棒!”
毕业后,刚开始我们习惯每个假期都要聚几次,渐渐的,聚会越来越少,直到一个也没有了。后来,真的有人来到了我的城,我却不知道。QQ上留言,也没有了回复。原来聚会成了我们唯一的连接点。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长大了,成熟了,连接点就消失了,开始各自散落在天涯海角。
在《奇葩说》里高晓松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 ,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其实,那些被时间的洪流渐渐冲散的朋友也是这样吧。
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再相见,你只是变成了好友列表里的一个灰色头像,我们曾经携手一起迎接风雨的那段记忆,依然能让我本来就短暂的人生闪闪发光,无论,你是否离开。
大概很多朋友只是彼此人生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我们终究只能陪彼此走一程,然后分开,然后再无牵连。缘来则聚,缘尽则散。我不敢奢望彼此能够互相陪伴有多久,来过珍惜就好,分开彼此祝福就好。
3
深夜,手机响了了,我拿起一看,是微信消息提醒,一个大学时关系很好,毕业后却鲜少联系的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各自奔波,为了适应节奏快速的社会生活,迎接我们在校园里憧憬了无数遍的五彩斑斓的外面的世界,我们不断结交新的圈子,新的朋友。慢慢的,老朋友便不曾被记起。
他说最近遇到些烦恼,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就想找个人说说话,但翻遍了几百个联系人,却不知道找谁。脑海中只是浮现了我这个微信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了消息。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谈论着这几年做过的事情,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好像未曾分别过的坦诚与平静,虽然只是隔着屏幕。这份友情,就像历久弥香的老酒,这一刻只觉得他还是那个他,我还是这个我,只是多了几分失而复得的欣喜。
随着生活轨迹的转换,圈子的扩大,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可能够随时找到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不断的在遇见,也不断的在遗失。渐渐明白,岁月留下的,都是值得被珍藏的。
4
就像大冰说的:“情义这东西,一见如故容易,难的是来日方长的陪伴。”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我们不能把朋友的定义进行道德绑架,对方必须要一生伴我们左右,才算是朋友。对于已经远去的,虽然有不舍,仍然要感谢他们的曾经来过。
对于一直都在的,我倍感幸运与知足。不离不弃可能只是恋人之间才会发生的,却奇迹般的发生在了友情之间,不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不因阅历的丰富而打折。平时,我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相聚时,毫无推辞的出现。
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在需要的时候,给对方送去力所能及的温暖与陪伴。这不就足够了吗?
原来最好的陪伴,不是时刻挂念,而是我没走,你还在。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有故友。
<END>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