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了这本《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著),其实大学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讲过这本书,同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的它,印象中这本书描写了一场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来我以为,读外国名著是件挺痛苦的事情,大概是文化差异或者翻译者手法的缘故,总是让我觉得它们晦涩难懂,每次阅读总觉得要死不活,头痛欲裂。而这本书,应该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让我读下去并深受震撼与感动的外国名著。
在用力记住几个主人公之后,我终于全身心地读了下去。阿米尔、哈桑、阿米尔父亲、哈桑父亲阿里、拉辛汗、索拉雅、以及后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小说的背景是阿富汗,这个国家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总是饱受着战争与暴乱。小说倒叙开始,回忆录的方式,“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回忆起于1975年的那个冬天。在喀布尔,还是孩子的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开始了,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佣人的儿子,但他们形影不离。我惊叹于哈桑的忠诚,瞧不起又有点可怜阿米尔的怯懦(一个自认为得不到父亲疼爱的孩子)。我注意到了两个主人公之间微妙的情谊,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爱”,某种畸形的“爱”,看到最后才明白,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吧。噩梦降临在哈桑身上的时候,阿米尔没有救他,甚至眼睁睁地看着,如果说要批判阿米尔的话,又有点残忍,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骨子里那么怯懦的孩子,面对暴力又能做什么呢,如果换做是我,我恐怕也不敢反抗吧,但至少会尽力呼救或者想其他办法。然而,他没有,什么都没做。由此种下了罪恶的种子,生根发芽,甚至变得畸形,为了掩盖自己的“恶行”,内心的自责和痛苦让他不惜逼走哈桑。自此两人的命运开始改写,然而却剪不断,纠缠着。
战争改变了一切。阿米尔随父亲远赴美国,背井离乡,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新生活。成年后的阿米尔还是那么怯懦,因为有父亲这座靠山,所以觉得踏实。遇到了命中注定的爱人索拉雅,喜结连理。而生活总是折磨人,父亲因病去世,阿米尔失去了父亲的爱和依靠。他开始写作,成为了作家。生活变得波澜不惊,然而内心的罪恶感和恐惧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直到儿时“忘年交”拉辛汗(父亲的好友)的召唤,让阿米尔时隔二十多年后再度回到阿富汗,回到喀布尔,回到成长的地方,一切再次被唤醒,他迈着迟疑和不安的脚步,开启了一段救赎之旅。解救哈桑的遗孤——索拉博,也是解救他自己,“解救”他的父亲。为了爱,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他开始变得强大,试着走出怯懦的影子。在读到哈桑与妻子被害、索拉博被卖被凌辱、自杀的片段时,我特别难受,在那里,孩子不再有童年,人不再是人,到处都是畸形和病态,善良的人们饱受欺辱和饥饿,坏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我也慢慢读懂了为什么阿米尔父亲对哈桑那么好,对阿米尔那么苛刻,其实父亲是痛苦的,带着悔恨至死没有和哈桑相认。最可怜的是哈桑,善良了一辈子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让人泪流满面。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拼命救了索拉博,将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到了美国一起生活。然而,孩子的心早已千疮百孔,甚至不愿意再说话。而阿米尔及其家人一直用爱小心翼翼呵护着他、温暖着他,一点点地融化着孩子内心的坚冰。小说的最后阿米尔像个孩子一样追向风筝,多么熟悉的画面,此时哈桑仿佛与他合二为一,索拉博似乎微笑着,冰山将要融合,故事至此结束,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感慨。正如本书的翻译李继宏写道: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小说中每个人都在追逐着心中的“风筝”,它代表着爱、忠诚、救赎、追求、甚至梦想,甚至是任何一种渴望得到的东西。
突然想提一下“拉辛汗”,阿米尔的“忘年交”,在小说中更像是一位“全能”的智者,似乎什么都知道,阿米尔父亲、阿米尔甚至连哈桑都愿意与之分享秘密的人,几乎是全书的线索和纽带。有时候一个恍惚,会觉得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后来他消失了,告诉阿米尔不要找他,他似乎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样,也许他累了,背负了太多秘密,有时候真的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关于人性,爱与救赎,甚至抉择,其实都是一些沉重的字眼,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达成。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慨着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的经历像一帧帧电影画面显现在我的脑海中。庆幸我们都不曾经历过战争,也不曾经历家破人亡,更不会经历那些非人的折磨,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眼下的一切。每个时代中的人们都会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想要去追逐的“风筝”,它们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就算是布满了灰尘,也不曾被遗忘。那么,就去做一个认真的好人,战胜自己怯懦和无知,勇敢地去追逐自己心中的“风筝”吧。
原创文章
作者:聂小伦
正努力成为一枚外表优雅、内心坚韧的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