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自己布置的任务是:看完娜里跑的《用一年时间重生》并下单。等买回来之后按照上面的方法行动。
这一逛就收不住了,为了凑活动,购物车加了20多本书,逛了近3个小时之后,我下单买了这4本书。
下单买的书
虽然最后下单的时候还是比较理性,但本来下单1本书10分钟搞定,我却花了3个小时,多买了3本。
我们好像都掉进了购物软件的漩涡里,像我这样想薅满减活动羊毛的人,注定是要被困在算法里。
我从两个维度思考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是我自己抵御诱惑的定力不够,贪便宜。
殊不知,越是打折的东西越贵。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这当然不是指价格,而是指我付出除了钱职位的其他东西。比如:时间,人脉。
双11大家想必不会陌生。没到双11前夕,朋友圈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会各种发链接组站队,发助力。
这个过程确实能省下不少钱,但这里贵的,就是人脉。
一方面是购买、支付和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我们更难理智购物。
购买方式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短视频带货下单。购买越来越便捷。
支付方式从现金到手机支付,再到花呗白条。支付越来越无痛,甚至可以欠款超前消费。
营销手段从缩短产品寿命到激发焦虑,再到引起共鸣。营销越来越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身边的环境都在引导我们消费,我们越来越容易兴奋下单。但这样的下单也仅仅满足我们下单那一刻的欢愉。
就像买回来的书,好像永远都没有时间看,于是就堆在角落落灰。
理智购物,从想要打开购物软件时,想要下单付款时,问问自己:“这个东西,我必须要买吗?不买会怎么样?”
如果不是必须要买,就退出软件。
愿我们都能记住:“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以及理智消费。”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