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初,纪录片《万物滋养》中,“大自然”作为整个故事的主角,以森林、海洋、旱地、田野、江湖、高原六种方式将自己端上餐桌展现在全人类面前。
2019年5月8日,时隔一年《万物滋养》第二季在哔哩哔哩和腾讯视频首播,继续揭秘源自于自然的美食。
与第一期相同,第二季首期依旧是森林小哥首当其冲,森林没有像从前一样“以色事人”,而是“以香诱人”。
植物的芳香,鲜美的草香,都成了森林立足于美食界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对于在森林里生活的人来说,没有香料沾染过的食物算不上是有灵魂的食物。
“森系料理”—— 一场气味的生化之战,硝烟弥漫却香气四溢
在森林中到底有多少香气与味道,连生活在森林里70年的叶盆姐妹淘也说不清楚,她们只知道每年到了固定的时间都要举办一次野外趴。
加入辣椒、香茅草、花椒叶的鸡肉烂饭,炭火烤制的芭蕉叶包裹的猪肉泥,香料与肉质相互交融,野外食物的芬芳让她们瞬间回到十八岁少女的样貌。
而除了香茅草、花椒叶之外,大芫荽、刺五加、香蓼、小米辣、薄荷、鱼腥草、木姜子也在时刻考验着人们的认知。生长在森林中的人把它们应用到极致。
柠檬舂牛肉,香茅草烤鱼,还有那道不容细想的菜——撒撇。
作为黑暗料理的代表,撒撇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来自牛肠胃交接处混入胆汁的草料,还来不及沾染便便的气味就被扔进了大铁锅中熬制成粉末。
每次取一点点粉末与香料融合就能制成一盘滋味独特的美食,对于当地人来说“苦味”也是通往幸福的指示标。
植物香气的产生从一开始不是为了讨好人们的味蕾,而是作为一个不能跑不能动的植物,为了防御动物与其它真菌给他们的威胁的保护伞。
为了生存,它们在亿万年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生化武器。芳香植物消耗能量,产生烃、萜烯类等次生代谢产物,以此防御真菌侵染和昆虫靠近。
最后受益者当然还是善于发现美的人类,将它们的“武器”合理运用,制成一道道美食。
“草系料理”—— 路过草原,无肉不欢
八百年前,成吉思汗征战途中安营扎寨饥饿难耐,士兵把滚烫的石头放入头盔中,从此便有了石头烤肉。来自草原注重食材本身味道的美食也由此开始。
草原上的依拉塔一家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大迁徙行动。他们兵分两路,男人们赶着牛羊,妻子则带着全部家当。从冬天的草场到夏天的草场,45公里相当于马拉松的距离。
而这一路储备的粮食也机缘巧合成为了草原人最独特的美食。新鲜的牛乳经过发酵制成酸奶,高温加热后经过加工制成的奶豆腐。加上煮好的羊肉,补充了一家人长途跋涉后消耗的能量。
吃不同草场的草长大的羊,都有来自那片草场独特的味道。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上苍的恩赐,所以羊的每一个部位都不能浪费。
至于制作羊肉的方法都再简单不过,清水煮沸后大火炖羊肉,而调料只有盐一种,羊肉变色便可以出锅,鲜香四溢保留了来自草原最原始的味道。
而吃羊肉也是有讲究的,所有的食材都要先敬天敬火神,然后由于父母长辈先品尝,女人吃肋骨,尾巴要留给孩子因为最有营养。
草原的美食可以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也可以出现在五星级餐厅。草原上最顶级的盛宴将在这里复活,诈马宴一场极尽奢华的宴会。草原上的人们都最爱吃肉,所以一整只牲畜就是最高级别的礼遇。
当然“诈马宴”跟名字不同,负责宴会的大厨说到如果是50人的宴会可能就烤两只羊,300人就会烤一只牛。
诈马宴作为宫廷美食延续至今,依旧保留着很强的仪式感,出席宴会的人们服装,表演的歌舞都有着蒙古独特的气质文化。
传统的草原美食延续至今,除了展现肉食王国独有的气质之外。主厨也一直研究着草原食材的精致与创新。
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西餐牛排的做法别致精美,经过加工改良引进到草原上,而新式的菜肴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草原。
日复一日,森林与草原一样看着人们在不停地行走,而只有美食才能让人们停下脚步,在其中休养生息。
目前《万物滋养》第二季只讲到森林和草原,探索美食的脚步还在继续,一起跟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