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日常教学的实践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在做上教的效率,孩子们在做上学的收获。
平时只有教室窗明几净,教与学才会心情舒畅,然而,就是扫地这这样的小事,每天的值日生要么打扫不干净,要么拖拖拉拉打扫不完,我经常强调教室卫生干净的重要性,“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天天挂在嘴边。然而,实际效果很不理想。
我得想办法解决这件看似简单的家常事务,我仔细观察了孩子们每天扫地的情景,发现除了个别孩子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外,更多的是根本没有掌握扫地的要领。有的孩子拿扫帚的姿势就不正确,两个手抱着扫帚艰难地往前移动着或往自己怀里搂,既费劲,又难受,扫不了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有的孩子拿扫帚的姿势倒是像模像样,在地上扫过的轨迹却是毫无顺序,东扫一下,西划一下,扫过的地方根本没扫干净。还有的两个孩子不是并排站着合作完成,而是各自为政,哪管这个地方是否扫过,是否已洁净,同样一片地方前面的学生刚扫过去,后面的一个同学又把一- 些垃圾扫到这个地方来。
于是,我利用整节班会课时间来教教学生怎样扫地。实实在在地教他们怎么打扫卫生,从扫地的四个同学怎样分工和协作到怎样拿扫帚,从怎样安排打扫的次序到怎样整理桌凳,打扫完了以后扫帚该怎么摆放等等,手把手地教给学生。
孩子们叽叽喳喳,很是兴奋,似乎第一次知道,原来扫地也有这么多学问。我反而有点惭愧忽视了在做上教,每天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孩子们也当成了耳旁风,而当我拿起扫帚边示范边讲解,孩子们拿起扫帚在做上学的时候,劳心上劳力,教与学才有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