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价的分析无外乎两派,一则是唱衰,二则是唱多。
每一轮的房价上涨都会引来全民的大讨论和各地频繁的抢购,很多年轻人表达了对于房价的无奈。
任志强说;他有生之年看不到房价有下降的情况。
当然更多的观点是;昂贵的房价正在不断透支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
任何理智和客观,在我国房子的问题上都不灵,你们信不信呢?
似乎有某种默契,一旦国家政策上出现限购,立刻各地出现抢房热潮,其实不过是人们内心的导向问题。
其实,房子从来都不只是用来住的。
如果仅仅是住的问题,40平和140平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结婚要有房有车呢?
从古至今,房子除了个人资产之外,还有是所谓感情的基础,还有炫耀的资本等,被赋予了太多额外因素。
房子就是整个社会的映射。
从一个简单的普通人的视角,其实房价水涨船高的问题就好比一个小游戏。
小时候父母总是想通过各种奖励来提升孩子们的成绩。
首先都会给一些甜头,比如买一个小娃娃,但最厉害的是给予的希望,如果真的成绩上升了,会给买一件衣服。
但,一切的前提都来源于一开始给的小布娃娃。
每一次政策的苗头似乎就是这个布娃娃。
而事实恰恰屡次应验,于是变成了一个循环模式,屡试不爽。
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一,如果是自己需要,多少钱该买就买。
(你需要就不要考虑价格了,因为不存在投资性的考虑,也就是说你买了一套自住,无论是涨还是跌与你关系都不大)。
二,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房价长期还是要涨的。
(当然,仔细考虑也找不到什么是长期以来不升值的,不信你说一个来?)
三,除了空气水和食物,好像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刚需,所谓刚需那都是你自己捆绑的。
(其实房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有能力就买,没有就继续努力争取以后买)。
以上是对于年轻人买房自住的建议,不谈虚的,就谈实际。
至于房价因为什么涨,普通人也没必要去考虑了,因为也考虑不清楚。
你能做的只是要更努力的拼搏,更加的会享受生活,房子是必需的,但生活不是只有房子。
我还是这句话,房子从来都不只是用来住的,这就注定了价格的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