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大学校园生活,人们首先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可能就是丰富多彩,的确,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圣地,还是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校园内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实践、比赛,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大有益处。但是在实际举办时,有些活动却少有人参加。
活动组织者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对活动的宣传工作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安徽财经大学创行智能生活服务团的成员们,出于学生活动宣传工作的好奇以及解开上述疑问的期许,团队于7月8日上午,来到了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办公室,展开了一场专题访谈。
“平时主办的学生活动,多是对学生发展大有裨益。我们自然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但是参与同学的数量往往不如预期。现有的信息传递方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能够改进这些问题,上述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当团队采访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海磊老师时,马老师如是说。
采访当日正是周末,马老师依旧在办公室忙碌,他平时负责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在访谈中旁征博引,为团队成员讲述了很多曾经举办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就是宣传效果不佳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一个班级里,有辅导员,还有九个学生干部,每天班群里通知一堆。”
“每次看群消息要翻好多还都是文件,经常翻到一半就没耐心了,全看完要看好久。”
“有很多活动通知当时很感兴趣,可惜没有提醒的功能,再后来想起来都结束了。”
团队成员们也纷纷打开心扉,七嘴八舌的向马老师抱怨起来。
“你们看通知嫌累,那你们看看我这个发通知的呢,我周末不还得在这加班。”马老师一句话让同学们都沉默了下来。
“学校里的活动很多,班群里的宣传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宣传方法,可是效果有限,就像你们说的,确实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
此时的马老师不再是那个每次活动里严肃指挥官,总是能处理各种问题。而是一位亲切的长辈,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甚至也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专题访谈拉进了团队成员与马老师的距离,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与马老师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鲍一莹 摄。 采访结束后,马老师起身送同学们,叹了一口气说道:“学生活动目前在宣传方面确实处于一个瓶颈期,在每个学校都存在,学校也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宣传措施。” 队员们看着转身回到办公室工作的马老师,对马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团队成员们,从本次访谈中,解开了自己的疑问,对学校的宣传工作也能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理解老师们在组织各种活动时的良苦用心。
--鲍一莹 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