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练小工具1:人籁地籁天籁
在一次分享会上,有个朋友问:国学有用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没用”。我确实没有在教练对话中用过国学的东西。
知识分子有个坏毛病,把“无用”看得很高级,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嘛!诗和远方都没用,但是很美啊。
因此也就不接地气了,芸芸众生心心念念的就是“有用”,有用是一道门,看不到用处的东西,再美也进不去。
菩萨不也是要“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吗,要想传播国学,必得让它有用起来。因此我后来读书的时候,就存了一个念想,能不能把这一段打扮成一个模型一个套路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学教练小工具,叫做“人籁地籁天籁”,源自于《庄子∙齐物论》,之所以称之为“小”,是因为庄子的境界要高得多,我们把他的东西编排成教练工具,是用“小”了。
Anyway,用就是要从“小”开始,卑之无甚高论。大而无当,以至于曲高和寡,又有什么意思呢。
先来欣赏一下原典。
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heu ī ,荅tà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jī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y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liù乎?山陵之畏佳cuī,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xiāo者、叱chì者、吸者、叫者、譹háo者、宎yǎo者,咬jiāo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庄子文章里的人名虚构的很多,但据说南郭子綦确有其人,是楚国的王族,大名鼎鼎的楚庄王的弟弟。
隐机而坐,就是坐在茶几旁边,那个时代没有椅子凳子,人们都是跪坐,半个身子隐在茶几后面,所以叫隐机而坐。但是“隐”不是隐藏的意思,隐是倚/靠的意思,靠着茶几坐着。
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这是他出定时候的状态,长出一口气,身子一下子软下来。荅焉似丧其耦,古人解释是物我两忘的状态,身心为偶,身心两失,是为丧其偶,我们凡人不认得,就说是这个人魂没了。
高人的学生都不是一般人,比如孔子和颜回,佛陀坐前的四大菩萨,他们其实是在Co-leading,我们凡夫俗子爱看戏不爱学习,老师们只好演给我们看。
颜成子游是个识货的,他看出来了,于是就替我们发问了,老师啊,您今天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境界啊,给我们说说哈,您是怎么做到的(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形如槁木是入定时候从外面看到的样子,心如死灰是入定时里面的样子,无念,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了。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字面上的解释是,今天的您,跟昨天不一样啊!我们恭维别人的时候,也会这么说。
那些有功夫的注家说,这么解释就浅了。这是一句密语,真正表达的是“念念变迁”的意思,一句话就把道理讲完了,利根的人看到这里就开悟了,不用讲了。但是我们都是钝根,所以庄子还得讲下去。
子綦说,你这个问题提的好啊(不亦善乎,而问之也)!this is a good question,培训师们都这么说,这是老掉牙的套路了,好几千年前人们就这么玩。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这又是一句密语,什么叫“丧我”,“我”到哪里去了?“我”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就“丧”了呢?“我”走了剩下来的这块肉什么?这些问题没法回答,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当言语不能表达的时候,人们通常有两个选择,一是非言语,比如沉默,比如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行为艺术的表现力往往比言语要强大得多。
二是用比喻,这是宗教家哲学家们惯用的路子。南郭子綦这时候就用的这个套路,他说,你知道人籁地籁天籁的区别吗?
颜成子游说,我还真不知道,老师您说说呗(敢问其方)。
夫大块噫yī气,其名为风。“大块”就是地球,中国人一直认为地球是个生命体,跟人一样是要呼吸的,地球的呼吸就是刮风。
如果拿高倍放大镜看看你的皮肤表面,你会看到很多小虫子,估计从地球的角度来看,人就是这样的小虫子,很讨厌,搞得地球快要生皮肤病了。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地球呼吸起来动静还蛮大的,万窍怒号,想想睡觉打呼噜那个劲儿。
而独不闻之翏翏liù乎?翏翏,风呼啸的声音,听起来心都跟着颤的感觉。
山陵之畏佳cuī,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这些是在说地球上有山石树木形成的各种形状的窍穴。
激者、謞xiāo者、叱chì者、吸者、叫者、譹háo者、宎yǎo者,咬jiāo者,这些是说风催动不同形状的窍穴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这是说风声相互叠加形成和声。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这是讲声音的强度(Volume),泠风是小风,飘风是大风。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这是讲大风停下来那一刻的景象,调调刁刁是枝叶摇动的样子,风过去了,枝叶还意犹未尽,兀自摇动,人不也是这样吗,看来这又是一句密语。
颜成子游说,老师,我懂了,因为众窍不同,所以声音各异,这就是地籁(地籁则众窍是已)。
人比较矫情,风不吹自己吹,总是要发出声音的(make noise),所以才有音乐啊(人籁则比竹是已)。那么天籁是什么呢(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吹万不同,万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多样性(diversity),你有没有想过“多样性”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什么东西在吹呢?“怒”就是“生气”的意思,但是这个“生气”和我们口语里的“生气”可不是一个意思,一念气机生起。万窍怒号是因为风,那么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怒者其谁邪)?你这么思考就是在问“天籁”的问题了。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仁者心动”就是在回答“怒者其谁”的问题。
好了,故事讲完了,那么什么是人籁地籁天籁呢?我总结了一个表格如下:
下面我们就把它编排成一个教练的套路。
Step 0,选择一个教练话题。
可以是一个扰动你心境的过往经历。比如:有一天,我去来伊份买零食,买了好几样之后,又指着风味陈皮跟店员大妈说,这个来10块钱的。大妈说,你看看价钱呃,150块1斤,10块钱怎么卖,怎么这么穷啊!我一生气,跟大妈吵了一架,什么都没买就回来了。
Step 1,聆听人籁。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
- 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我生起了什么样的身体感受?
- 我有什么情绪?
- 我是如何应对的(行为/语言)?
- 我的主张是什么?
- 我有什么内在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 等等
Step 2,聆听地籁。又分成3个小步骤:
- 画出关联图,情境中所有的人事物都要包含在这个关联图中,比如在我这个案例中,至少有3个成员:大妈、陈皮、我。
- 依次进入每一个成员的视角,回答该成员的“人籁”问题(同Step 1)
换位思考/感受,也就是同理心,是高难度技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常常会发现,表面上是他人的视角,发出的还是自己的声音。要想产生带入感,提问的同时常要伴随使用具身(embodiment)的技巧
- 尝试在整个地籁图像中找出因果关联并画出线条。比如:我是因为大妈说这句话才说那句话的,大妈是因为我这个行为才有那个反应的,陈皮是因为人类某种奇怪的互动才改变了命运的。
Step 3,聆听天籁。也就是回答天籁问题:推动这一切发生的隐形的系统动力是什么?
天籁问题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回答的,可以作为一个课后作业(request),在来访者的心中种下一粒种子,让它慢慢发芽。
Step 4,遵道而行:我的下一步行动是?
任何一次教练对话都要以行动来结束,天籁问题可以是行动之一,还可以有其他行动,比如去聆听对方的“人籁”,而不是止步于猜想对方的人籁。
由人籁而地籁而天籁,我们的境界一步步提升,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好了,这个小工具就分享完了,欢迎反馈你的实践心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