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着占便宜,就不会被别人占便宜”这句话是大学时一个同学告诉我的,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她本以为遇到了一个好人,帮忙在校园里安排实习,哪成想竟是另有所图,总是动手动脚,急忙抽身后,告诉我们要引以为戒,不要想着贪图小便宜,踏踏实实最重要。
今天中午遇到的事情,虽然没有得失之说,但却令我想起了她这句话。
[1]
事情是这样的:
上周四,午饭后到周边校园遛弯,来到常待的树林阴凉地带,看完最新的TED演讲,深呼吸、拉伸颈椎等做一些基础运动。
这时,一个男士的声音传来:你是在练瑜伽吗?我睁开微闭的眼睛:不是,就是拉伸一下。
“倘若要锻炼颈椎的话,你可以这样做”,说着示范起来,“而且杨树、松树下更好,它们属阳”,“我练过吴氏、孙氏…各类太极拳,最后发觉还是瑜伽更合适”,“不要看我非专业出身,但绝对不会比专业的差…”。
“我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你是这儿的学生吗?”
“不是,我在周边工作”。
“什么单位?我有好多同学都在这边”。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就说了出来,是脑子转的太慢?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怕驳人面子?
“**应该是你们那儿的,我们是研究生同学”,“是的,听说过他”。一看他真能说出有关同事名字,戒备心就放了下来。
最后说着说着,加了微信,他要推送给我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PPT,其实我真的缺这些东西嘛,加了就满是懊恼,匆忙离开后马上把那些材料删除。
上班期间,依旧心有余悸,“这是什么人啊?我居然为了一些PPT就加陌生人为好友,倘若有病毒怎么办…”,异常异常悔恨,于是关闭朋友圈,希望这个人不要再出现,哪天悄悄删除。
周五由于临时有事儿,没有去校园里遛弯。
昨天周一,午饭后,决定还是不去那个地方了,换个树荫。起初一切都很好,看完TED,刚要做运动,不经意间望向远方,眼看着那位大哥走了过来,我匆忙拿起遮阳伞,故作镇静、没有看到似的,走到阳光下、走出校园。
回到单位,惊出一身冷汗,“他明明说自己不是在周边工作,是来周边办事路过才会回母校的,怎么又出现了呀?太可怕了”。看来最近一段时间,我还是不要再去校园里遛弯了。
今天周二,午饭后特别想吃水果,想来去学校买了立刻回来应该没事。哪成想,刚刚走出水果店,到旁边凉亭占定不足一分钟,亭子侧边出现两个人,迟迟不走,用余光扫过去,在拍照,好像又是那位大哥,还让不让人愉快生活了…
整件事情没有得失之说,对于喜欢结交朋友的人来说,也许还会感觉不错,但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定义不同。相对来说,我更加喜欢简洁清亮的生活,一两知心朋友足矣,不希望朋友圈被各种陌生人充斥着。
尽管千人千态,每个人的追求不同,遇到的事件不同,烦心点不同,然而结论却是一致的“你不想着占便宜,就不会被别人占便宜,更不会置自己于窘境”。
[2]
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总想着占便宜的人,迟早会吃大亏。
工作中,干活儿总想着往后退,功劳总想着往前争,轻松活儿争着抢着干,累活儿重活儿推着逃着躲,总有一天,活儿干得多的进步快、提拔快,你以为自己占了小便宜,其实是吃了大亏,得不偿失。
生活中,锱铢必较、争口头之快的人比比皆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陷自己于窘境的人也处处都有,如果将生命中的所有得失进行一下对比,那些自认为占得小利的人必然失之更多,只是这些失以得不到、不属于自己的各种形式离当事者越来越远,被放到了天平之外。
某些时候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占便宜心理,就像我上面的例子,简短的交流,仿佛很平常,但倘若没有一点潜在的小心思在里面,又怎么会陷自己于如此两难境地呢。
占便宜心理每个人都有,或深或浅,或隐蔽或直接,它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生活,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大的纰漏,但某些时候,可能就会导致恶果。
那些打黑车被谋财害命的,许多时候不就是为了省点钱,图个便宜嘛;那些攀亲戚认老乡被骗的,许多时候不也是为了省点事儿,图个方便嘛…,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发生,都是由于一点小利,越积越多,铸成大错。因此,便宜万万占不得。
[3]
俗话说:吃亏是福。人只有踏实、努力工作,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成功,才更加可靠、真实。
万事不要总想着占个小便宜,吃点亏又能怎样,自己吃点亏,满足了大多数人,只要内心不觉得委屈,身边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
占便宜与吃亏是两种不同的心境,一个得在表面,一个得在心底,从长远来看,一个的得会永不满足,一个虽失内心却充盈到足够富足。
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领悟到“你不想着占便宜,就不会被别人占便宜”并严格恪守,人生路必将会越走越顺;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懂得吃亏是福并不断践行,最终必将有更大收获。
希望你我都能够懂得,有所悟有所得,便宜占不得,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