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羲和
图/来自网络
年度最强寒潮来袭,今日常朝,广东的卿家抽着鼻子对朕哭诉说已经冻坏了。听了他的话,在场的苏州、扬州、应天府等大批江南官员红了眼眶,咬牙切齿,他们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了。看了他们这样,朕甚是心疼,想着许是南方人没穿过秋裤,就命北直隶的官员们教他们秋裤的制作方法,谁知这些家伙惫懒,连声诺也不答。朕大怒,一转头,看到一堆人形冰雕。
以上均是玩笑话。
明代北京,不夸张地说,有半年都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有零下二三十度。不过生活在紫禁城的帝后妃嫔们并不需要为天气寒冷,虽然没有空调、暖气,没有羽绒服,但他们在入住紫禁城之初就已经有了防寒保暖的方法了。
紫禁城以院落为单位,宫墙重重,厚厚的宫墙起到了防火、防寒的作用。在建筑之初,工匠们根据冬夏日影角度测算出了出檐和柱子高度的关系,柱高是出檐的三倍,如此,夏天可以遮荫,冬天阳光充盈。至于他们具体是怎么算的,请教一下你的地理老师吧。
除此之外,建筑本身也配有供暖系统。紫禁城的建筑墙壁是空心的夹墙,墙下有火道,殿外廊檐底下有添火的炭口,是两个一人多深的坑洞,这样就不用担心屋内一氧化碳中毒。炭口烧木炭,热力顺着夹墙温暖到墙壁,屋子里自然和暖如春。火道还直通睡觉的炕床,这样就算没有电热毯,也不用担心“布衾多年冷似铁”。为了保证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有一个排气孔,排气孔从台基下面的出气口排出。
冬天的供暖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尤其为了保证宫内环境,避免紫禁城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宫中选用的木炭都是上等的红罗炭,这种炭是用优质硬木烧出来的,燃烧时间长,没有烟。至于宫中每年要用多少木炭,据《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说明代宫廷每年要用木炭两千六百八十六万斤。万历十八年,朝廷组织殿试,赶上寒潮,结果砚台都结了冰,冻得考生没法答题。皇帝为了保证考生们能继续答题,拨了一千斤木炭,消耗如此之大,也难怪宫中掌管此事的衙门要叫“惜薪司”了。
除此之外,手炉、脚婆、熏炉是必不可少的取暖之物,这些想必看过清宫戏的人都不会太陌生,《甄嬛传》里小主们手上提着描金钩花的手炉,古色古香,叫朕眼馋了好一会儿,那时候还不知道某宝的强大功能,到了播《琅琊榜》的时候,朕看到宗主怀里抱着手炉,一边烧牌子,一边运筹算计,心痒难耐,立刻到某宝上搜同款,还果然叫朕找到了。这里就不放图了,毕竟不管怎么看,抱炉子的那双手还是没有宗主的美呀。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朕要此物何用啊?朕明明都已经有暖手宝了,怎可如此奢侈,不要忘了太祖皇帝留下的圣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年轻人,你以为暖手炉小小一个就不耗钱了吗?too young too naive。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暖手炉无论是民间还是贵族,大家手里几乎都捧着一个,所以这个器物必定会翻新花样,以达到划分阶层的作用,上等人家的手炉、熏笼里烧的不是炭,而是香料。否则的话,烟熏火燎,不是熏坏了小姐们?
比起手炉,熏笼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必备品。除了焚香取暖,还可以用来熏被子,加热。用熏笼的历史也很久,白居易的一首宫词里就这么写过:“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到天明。”想象着一位美丽的女人,承恩未久,便被忘在身后,去年春宵帐暖,今日熏笼香寒。此中况味,恐怕不是一个怨字可以说得完的。
至于汤婆子,和热水袋也没太大区别。这名字取的很有趣,它又叫锡夫人、脚婆,因为和夫人、老婆一样可以一个被窝里睡着。这东西来历已久,宋代的时候就有了,黄庭坚写过诗《戏咏暖足瓶》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可惜,脚婆虽好,到了春天,两人就要分居了。
冬日苦寒,终归还是对卖炭翁这样的贫寒之人,在宫廷里生活的皇帝后妃们,并不需要太担心取暖的问题。写这篇文章时,还想到那些在宫中惜薪司烧火的宦官们,他们同样生活在这宫城之中,兢兢业业工作,却受着寒冷,担着一不小心引发火灾掉脑袋的危险,心里很不是滋味。
抬头往往窗外,瓦上已经落了一层白,堆雪人、打雪仗、拍照片、赏雪景,这些都是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真希望所有人都能无忧无虑享受这样的日子,而不会有流浪的人在冬夜飘零,无处可去。
最后献给大家巴勒斯坦诗人穆罕默德·达维什的一首诗:《想想别人》(曹疏影翻译):
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
别忘了喂鸽子。
当你与人争斗时想想别人。
别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
当你付水费单时想想别人。
想想那些只能从云中饮水的人。
当你回家,回你自己的家时,想想别人。
别忘了那些住在帐篷里的人。
当你入睡点数星辰的时候想想别人,
还有人没有地方睡觉。
当你用隐喻释放自己的时候想想别人,
那些丧失说话权利的人。
当你想到那些遥远的人们,
想想你自己,然后说:
“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