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老师说,读了第四章节,她突然就明白与理解了荣格,这么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在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后,还是听从了原我灵魂的呼唤,有了情人,还与女病人发展各种婚外情。
他是允许灵魂深处那个真实我的欲望出来。
但为什么荣格说当灵魂的大门打开,我们会看见自己真实的原我欲望,那些远离常人、世事和思想之外的东西,不受任何时代精神束缚、压抑的欲望创造力。我却感到害怕,不敢去看那些涌进来的东西,写小说时也不敢触及不敢写,人性的恶,黑暗,阴险,狡诈,晦暗的部分。你们是什么感觉?
我第一反应,没有害怕、恐惧、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可能现在我的脸皮厚了,不要什么面子与脸,接纳了世间阴影的部分,不就是贪点钱,贪个便宜,陪吃陪喝睡个觉啥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掉不了一块肉,谁睡谁,都不一定呢?
秋老师一下子激动起来,我觉得她有愤怒的情绪,一直强调,当灵魂打开时,呈现的是真实的原我,真实就是有善有阴影部分,是完整的,不仅仅是陪睡陪吃陪喝啥的。
燕老师讲到了刚学习心理时,老师问,你们相信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大部分学心理的人会相信人性是善的,包括我,所以在世俗人间经常会感到受伤,觉得自己好心没有得到好的回报,怎么会这样呢?
而相信人性是恶的人,会更好地适应丛林世界法则,接受弱肉强食,接受会被欺骗、算计,不会感到内疚,自洽感强。
而荣格估计曾经也是一个相信“人性之善”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还是家庭生活初期,遵从社会运行规则与道德规范。
当选择与弗洛依德决裂分手,发展分析心理学派系,荣格开始听从内心的呼唤。
在灵魂深处,发现自己处于一片沙漠之中踽踽而行。
灵魂告诉他不要像小孩子一样抱怨,这就是你要走的路,在灵魂深处浮现的意像,在告诉他很多先知也是在荒漠中寻找果实和灵魂之花的。
当灵魂穿越世俗的聪明,越来越单纯,越接近智慧。
聪明与目的连接在一起,单纯却对目的一无所知。聪明能够征服世界,但是单纯征服的是灵魂。
就像我们读书小组,大部分人生过半,突然发现前半生忙忙碌碌觅食,赚钱,为碎银几两多少而烦扰。
当身体健康出现各种症状,发现那些名利不过如此而已。
就像我曾经对待金钱的态度,十年努力白茫茫,从放流模式到了顺流,开始想要钱,又想要有现实意义的人生,我的灵魂沙漠开始长出一朵花,一棵树,树开始发绿了。
最近写小说,写的停不下来,真善美都可以写,没有什么好人坏人,真实的人是完整的,黑白灰一体的,这才是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