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在火车上遇见的一家人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看起来是要奔赴外地打工抑或是回家探亲,一个小姑娘大约豆蔻年华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无比多的行李,而是一段心酸的对话。
那时正值暑假后开学,人多的连苍蝇都快无处落脚。我们这一节车厢的人基本都是从北方去南方的,大家在火车上都要呆上几十个小时,所以车上很多人喜欢与旁边的人攀谈。我下铺的阿姨便与那一家四口聊了起来,我躺在铺位上,隐约明白了是什么情况。这一家人要去深圳,这一男一女是他们的孩子。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女孩已经十四岁了却没有上过一天学。不是她们家真的穷到上不起学,而是他的父母一致认为,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上学根本没有用。那个女孩不上学的日子,就是在家干家务,干农活,弟弟出生以后她的工作重点转移为了带好弟弟。
看着这个女孩一脸的孩子气,手却黑乎乎的全是老茧,真的有点心疼。当时旁边的阿姨就说,应该让孩子上学的,她以后也能报答你们的。可是对于这个观点,那女孩的父母,明显没有走心。是啊,这都什么年代了,都解放多少年了,居然还有女孩上学没有用这一套说辞。
我真的很想跟他的父母说:你们只有让她读书,她才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啊。也许她会学习很好,会有好的工作,会在大学校园遇见牵手一生的人。可是她人生的一万种可能全被你们给终结了。可以想象到,姑娘以后也许会早早嫁人,又开始过着日复一日的日子。她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执着叫梦想,一种感情叫爱情,一种意愿叫选择。
无独有偶,其实很多人会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对于这个疑问,我有如下理解: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到达。高谈阔论时,文字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想要获得的知识技能,文字亦言无不尽。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里写道: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你爱过的人,你走过的路。虽然一日的光阴,一个读书与不读书的人,不会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日后,洗尽铅华,你内心的平静与淡泊,那就是你读过的书所给予你的馈赠。你的安定与温柔,优雅与风味存在于你的气质里。
读书给你选择生活的权利。读书是为了以后可以有选择过何种生活的权利。你可以选择不遇见自己不想遇见的人,亦可以有选择工作和爱人的权利。你的知识和智慧,也给了你选择对这个世界的认同与否,你可以有梦想,也可以有追求。
读书给你的后代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我开头说的那对父母,大抵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亦没有读过什么书。他们对于读书价值的评价,还停留在是否可以赚钱这个层面。这么多年,读书虽不能让大部分女孩子发家致富,但是繁华落尽,一个女孩子回归家庭后,一个有文化的母亲可以给这个家庭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家庭素养。她们的生活会更懂得精致与情趣,即使是同样的困难也会有不同的心境。一个读过书,见过世间波澜的妈妈,也会是一个历经生活起伏,却依旧拥有温柔安定的妈妈。
这么多年,读书虽没有给我富裕的生活,却给了我富足的思想。我感谢爸爸妈妈送我去读书,上了大学,让我的人生即使不能延长它的长度,但至少我有了机会去拓宽它的宽度。
感谢读书教会我如何成长,亦教会我如何处世明理。
感谢读书至今,我虽平凡无奇,但善良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