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阿德勒是从他的《自卑与超越》开始的,他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非常不一样。弗洛伊德是以精神创伤为代表的原因论,他否定人的自由意志,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而阿德勒是以存在为基础的目的论,即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重要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的对事实的反应,也即格局、洞见、视野。
阿德勒认为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样说固然有夸张的成分,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这是属于个人无法改变的一部分,但阿德勒更看重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即可以改变的那一部分,在事上练,在自己能作为的那一部分尽最大努力,不怨天尤人,不归罪于环境。
就像因为“自卑”而选择不去尝试,有时自卑这不过是一种借口,是避免自己努力却没有获得相应成功的挡箭牌。
选择是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的,懒惰是人的天性,安逸是人天生的追求,没有人愿意主动吃苦,除非有"利"可图,不管这种利好是精神还是物质。所以任何选择都是基于个人的利益考虑。当然有的人会抬杠说身在战争国家的人难道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这是不可抗力,是黑天鹅事件,但既使在集中营既使面对最严酷的生存环境,人还是有自己选择的自由,这是最大的也是最艰难的自由。
说到底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最关键,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在某种意义上心态至关重要。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就把积极心态摆在了第一位,这也是领导型心态。平庸的人只看到路障,有效的管理者看到的是多个备选方案。
我们平常做事的心态应该是多关注影响圈(自己可以做出贡献的、可以掌控的地方),少关注关注圈(你做任何也不能改变的事情)。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多数人会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为了得到别人的价值肯定而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现在很火的剧《人世间》,里面的秉昆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的哥哥姐姐都考上北大了,他感觉到自己的被忽视,为此和父亲闹翻,几年也不给父亲写信。直到后来他自己进了编制内的单位才觉得有底气可以得到父亲的认可。
父亲在此是个权威,秉昆即是以父亲的价值判断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此产生鲜明对比的就是二姐周蓉和郑娟。其实两位女性都有非常好的课题分离的本领。周蓉为了爱情选择千里奔赴,郑娟为了爱情也义无反顾,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因为怎么做是自己的事,怎么看待怎么评价是别人的事。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以别人的好恶为标准,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
课题分离简单来说就是我的选择我负责,别人怎么评价是他们的问题,与我无关。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自私自利,就如周蓉不顾一切抛弃原生家庭奔赴爱情一样。她一点不顾及父母的感受,或者顾及了,但是也只能放在第二位,毕竟那是她自己的人生。
很多原本不合适的爱情因为父母的反对,结果反而促成了两人悲剧婚姻的也有。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指路人与走路人的关系,世间只有父母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父母只能给出自己的建议,并不能代替孩子做出决定。所以作为父母的智慧更多是如何让自己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被孩子接受。如果孩子一意孤行也要帮助他们把伤害降到最小。比如周父在最初的愤怒不理解后春节探望女儿,审视女婿觉得可堪托付,父女才真正和解。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立身之本,毕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即使足不出户也依赖他人的劳动。每个人都要从依赖他人,到依靠自我,到互信共赖共创前程。
正因为我们要活出自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我们要学会说不。只有敢于说不的人才能有勇气坚持自己的选择。
人生既然不是过去的累积,任何时候人都可以选择重新来过,未来与过去都是虚无的存在,唯有当下是可以把握的实在,所以一个真正勇敢的人是能沉浸式活在当下,人生是刹那与刹那的点连接,唯有认真活出当下的自我,唯有允许一切都发生,用全然开放的心态接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才会向你显示出它不平凡的一面。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去吸引被讨厌的负能量,而是有勇气有决心从当下起拿出勇气改变自己,通向真正的幸福。
之前我读过《被拒绝的勇气》,是这本书的姊妹篇,讲成功与幸福。人生的重要课题除了生存就是爱的课题也即幸福,幸福的道路和方法有千千万万条,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就是相信自己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和能力,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就是这样一种赋予个人以能量的学说。
虽然本书不是阿德勒本人所写,不过他也写出了阿德勒学说的精髓,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心理学畅销书,这本书很好兼顾了可读性与学术性,是比较容易入门的心理学著作,得到了众多拥趸。
当你沉沦颓废,当你迷茫消沉,阿德勒的书会是很好的一剂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