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在做家庭教育,时不时有孩子妈妈打电话或者发微信问我“如何管教熊孩子”的问题,焦虑情绪从无限网络的彼端传到了此端。
每逢此时,我便极尽各种能事,想方设法说服孩子妈妈开启自我成长学习模式,经常忍不住会“贩卖焦虑”,但往往事与愿为。
类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让我开始意识到外在呈现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
昨天又有朋友微信说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状态特别不好,于是拼命听各种直播或者微课,明知无效,却没有办法让自己停下来。
朋友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为何我比她还焦虑?朋友在焦虑状态下执着于各种学习时,为何会找我而不是找别人诉说?一来源于信任,二来同频吸引。
这对我意味着什么?他们想要送给我的“礼物”是什么?
好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对家里的衣物做断舍离,却迟迟没有动手。昨天朋友情绪状态下给我发微信时,我正在着手收拾。
当我按耐不住给她建议“越是焦虑的时候,越是要停下来思考所有选择聚焦目标”时,我正在清点自己的衣柜里到底都有些什么?有多少衣服买回来直接放在顶柜上、压在床底下好几年没有穿过,有好几件竟然一次也没有穿过。而在选购时,我一定是觉得“有用”才会下单。
前年已断舍离掉了两拉杆箱衣物和四大箱子书籍,但仅仅时隔两年,衣柜、书柜里又是满满当当,塞也塞不下。
到底是想要,还是需要?
断舍离,看似整理衣物,实则整理思维。自己的学习历程又何尝不是如此,不学习还好,无知者无畏。开始学习后,反倒觉得以前自己错得离谱,总感觉自己不够好,总觉得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需要补的课也很多,于是不住地买书报课,忙到成瘾、忙到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我找到了自己的卡点和固有模式——想要和需要的界限底线不明确。
过往的工作生活中,我没有“自己”,自然不会有“别人”,也就没有你我之间的底线和界限。
所以,当孩子妈妈控诉“熊孩子”问题时,当朋友诉说自己的焦虑时,我往往会错把对方当成自己,把对方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从对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过往的影子,无形之中便放大了焦虑。
殊不知,你是你,我是我。
高三开学,老公被住校,对我来说即是压力挑战,又是机遇机会,更是自己清晰底线和界限的最佳时机。
结婚二十三年来,老公“被迫”地过度地付出与承载,无形之中助长了我我行我素,逍遥自在,没有界限底线,没有责任意识,几乎所有家务全由老公一人承担。
不管单位出差,还是外出学习,从来都是干脆利落说走就走,去它个十天半月也丝毫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我曾多次打趣地跟儿子说“家里没有我可以,没有爸爸绝对不行”,虽是玩笑话,确是肺腑之言。我也经常戏虐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但却从来没有想过为此做些什么。
老公偶尔出差,儿子曾一本正经地问:“妈妈,你到底会不会做饭?”,或问:“妈妈,你想吃啥,我给咱们做?”
不管是作为妻子还是作为母亲,我都是缺位的,只挂职却未上岗。有个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了”,但在我家,经常上演着“妈妈去哪儿了”的剧目。
老公被住校后,我开始思考“作为妻子、作为母亲,除了工作学习,我的职责还有些什么?”
于是,我“被迫”呆在家里“挂职”锻炼:我开始走进商场买菜,走进厨房做饭;开始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关注水果蔬菜和盆栽物品;关注清洁卫生和垃圾处理;关注清明节该给公婆送元宝烧纸钱;关注我和儿子的生活除了“将就”还可以“讲究”;关注除了“活着”更应该“活好”……
于是,锅碗瓢盆交响乐中,我慢慢让自己归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只是想做的事。
几天下来,我竟然发现,不是自己不能,而是自己不为。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知识铺天盖地唾手可得的“焦虑”时代,在我们还没有“长大”却不得不“过”或者“不及”地培养自己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大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想成大或者不愿长大,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造和提供“长大”的环境和机会。
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长大,所以我们虽然有爱,但却没有规则。
爱孩子的父母们,孩子确实是经由我们而来,但却不属于我们,他们终将属于这个时代“焦虑”的时代和“焦虑”的社会。
此时,我们是否可以停下来思考爱和规则:若干年后,我们希望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又能为这些社会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爱与规则说责任,作为父母,我们要一手抓爱,一手规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情感写作小能手#
作者简介:刘英赞,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传播者,007不写就出局践行者,今日头条情感领域优质创作者 微信号:liuyingzan
只要不出局,必定会精彩
相遇只为彼此托起,用文字记录成长轨迹,每天进步1%,最终成长为1%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