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在我的概念里,我不敢保证我是否能记清楚端午节、清明节、情人节、圣诞节这些节日分别在哪一天,但我始终会记得这几天,6.7、6.8、6.23,它们是高考的日子以及高考出成绩的日子。
虽然高考离开我已经有两年了,但我始终忘不了它。
亲戚朋友中,我算是比较大的孩子了,由于性格原因,我总是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很安静很乖。逢年过节,我的一些亲戚们都会聚在姥姥家吃饭,那个地方叫东陈庄,既然是一个庄子,只要有什么消息便很快就会传开。小学初中的时候,由于圈子小,在班里成绩还算不错,年级前50的光荣榜也上过几回,那个光荣榜是对能考上市里最好高中的保证。这样还算一帆风顺的初中妈妈是知道的,告诉了姥姥,就相当于告诉了亲戚朋友以及姥姥庄子里的人。
这下好了,亲戚朋友都告诉家里的小孩把我当成学习的榜样,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也都指望我出人头地的一天。暑假回老家,那些亲戚朋友总是让我带着小我3、4岁的表弟表妹们学习,别老想着玩,就连在饭桌上也不忘调侃:“你姐姐将来可是考清华北大的人。”
本来我就不喜欢和一堆觉着不熟却又有着某种关系的人一起尬聊,如今这样的“夸”我,我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我也曾跟父母说过,在姥姥家不要那么张扬,我学习没他们想象中的好,也没他们眼中的那么优秀,我也有我的烦恼,
可惜已经晚了,我乖乖女又尖子生的形象已经在不是很了解我的外人心中根深蒂固,我必须一直“演”下去。
02
从初中升高中,由于性格心态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让我受到第一次打击——中考失利了,没能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我喜欢打击,这是我改变智商和情商的良好机会。可是在当时的我并不懂,一直处于温室里的花朵被一场倾盆大雨淋得再也不敢抬起头露出灿烂的微笑。
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起,我躺在家里的床上,望着天花板,眼泪顺着眼角从两边流下,我记不清楚当时想了些什么,也已忘记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
那一年,我们那里有一个规矩,想上好的高中,如果分数差的不多可以花钱买进去。“妈妈在学习上总是尽力给我最好的。”从始至终,从未改变。出于满足我只是想上个好点的高中,妈妈花了36000。
我并没有意识到妈妈为我的付出,也没有从中考的阴影中走出来,面对一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新环境,我再也没有优秀的感觉,虽然其中也作过几回,三年下来,没有奇迹、没有逆袭、没有传说,这些词汇只在其他同学的身上发生过。
高考,我以差一本线的距离来到浙江读书。
我考的很差,并不满意一个二本的结果,更让人扎心的是这就是我的真实水平。
中考还能说说失利,高考只能说是正常发挥。
这些年,亲戚朋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渐渐熟悉学校里的那些套路,也就很少去“调侃”我了,我却有种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
03
之所以又谈起高考,因为今天是6月23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几家欢喜几家愁。亲戚家小孩的成绩出来了,564,不错的分数,在群里分享,大家忙着祝福,我又惊讶又无奈。
妈妈也只能安慰我说,没事,继续努力就行。
关于高考印象,一个即将大三的老腊肉想说
高考不是某件事情的结束,相反,我觉得他是我们真正成长的开始,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会不断的遇挫并且独自承受,面对事情不光成绩好就能解决的。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乐观很重要,也永远不要失去应有的自信。大学生活可以很精彩,可以很虚无,总之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切才刚刚开始。
送给刚得知分数的学弟学妹们。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