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二月。
今天初八,给你拜个晚年,新年好呀!
对于你和我来说,假期余额也快不足了。但你也不要为此而烦恼,在当下这个时期,有假期不足的焦虑,不一定是坏事情。
有假期,就意味着能上班。这证明你的公司发展是可持续的,你的收入是相对稳定的。你看,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呀。
如今,有班上,有稳定的收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愿望。整个过年,不少人都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的。
时代巨变已来,企业与个体,又应该何去何从。今天这篇文章,就通过100年前(1900-1950),成都茶馆的发展历史,跟你聊聊关于民营企业和个体生存的问题。
一、缘起
到了2024年,我做传统中药材产业也有近8年的时间了,前面的6年都在忙碌奔波中度过。
因为那时候人年轻,有干劲有激情。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做基地、搞科研、建工厂、做产品和营销,也在尝试做线上的转型,也就是做网店和新媒体。
当时忙着低头“搬砖”和“拉车”,很少看天。也的确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关于传统民营企业的很多事 情的。
比如企业的管理与治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企业的文化建设、组织的本质、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人性的本源。
到了2022年,我意识到是时候该静下心来了。也是因为人太年轻,很多事情没有做过,便要经历过一次才觉着人生值得。
现在看来,我做的很多事情,于我而言都是巨大的财富,人生就图两个字——值得。
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就是时候去思考关于人、企业、社会与信仰这一切的问题了。于是近两年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培训、交流和思考。
也迈开脚步,走出去拜访企业,了解不同行业的企业是如何运作,不同的企业创始人,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决策的。
同时,也借这个机会,系统的去研究传统企业如何做数字化的转型,去想办法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这期间,跟00后们打交道也多了起来,他们有职场人,有创业者,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海外留学回来的精英。
这让我更详细的了解年轻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人的观念变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就得跟着变才行。
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不就是随着观念的变化,而进行变化的吗。只是这变化,有一个确定性的方向,就是人性化。
理解透彻人性,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时代巨变,未来充满未知,但真理永恒。我相信,只要俯下身子去研究,总会有所收获的。
这,便是我研究之路的开始。
二、时代下的尘埃
研究民营企业,就要深入民营企业。这一年,我走访了近50家企业,加上前年,有近100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都不大,年营业额在300万-5000万居多,每年营业额能做到1个亿规模以上的,是比较少的。
大部分企业是家族经营,不管是工厂还是贸易商,很多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也都是小作坊的思维和模式。
谈不上太多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就是什么东西能卖和有利润,就生产或经销这种产品。
当一种产品已经不挣钱了,就换一种有市场有利润的产品来生产和经营。当然,服务业也跟这个模式差不多。
不是说这种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不好,而是说在这样的一个生态里,这种经营的方式能让企业活下来,能让老板和员工都有收入,能养家糊口,就是很不错的。
传统中的小型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如时代下的尘埃一般。它们虽然小,但数量极为庞大。
尘埃虽小,但可以聚沙成塔,也善于抓住机会,乘风飞扬,爆发出沙尘暴般那样强大的力量。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这样的民营企业,给本地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本地和周边市县人口就业的中坚力量。
三、时代巨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飞速增长,民营企业的数量伴随着内需也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这段增长时期持续了近40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不得不感慨,我们这一代人是何其的幸运。
但从近几年来看,时代变得与以前不一样了。
2020年初-2023年初,这三年期间,疫情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2023年疫情全面放开后,大家所期待的经济反弹并没有如期到来,很多企业老板都表示生意比2022年还难做。
这个事情对企业打击最大的,主要在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企业创始人预期经济下滑,会减少投资,也不会贷款和扩大招聘。
人们预期经济不好,会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以求能对抗不确定的风险,度过寒冬。然而,减少的消费又会影响市场,让市场急速萎缩。
企业库存积压,便开始缩减生产线,降低薪酬甚至裁减工人,以求自保。市场开始一轮又一轮价格战,不求利润,只求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
这个时候,熬得过同行,就是胜利。
是的,时代变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红利消失。高增长的游戏结束,残酷的生存游戏开始了。
究竟未来会是怎样的,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于是,焦虑、迷茫甚至恐惧,在企业里和社会上,不断蔓延着。这样悲观的情绪,是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
你问,我焦虑不焦虑,迷茫不迷茫呢?
我肯定也会的,毕竟我是普通人,也还年轻。但我有一个很好的能力,就是喜欢研究。不管怎么样,总要研究透,琢磨透。
只要一研究,只要一琢磨,只要一行动,一定就会有答案。
既然企业的生存环境这么糟糕,这么不确定,那有没有确定性,有没有一颗定心丸呢?
我花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去找了,还真有。那就是成都的茶馆。
你肯定会讲,你忽悠人,茶馆怎么会是定心丸呢?
我就跟你讲,成都的茶馆,还真是一颗定心丸。不过,我讲的茶馆,不是现在的茶馆,而是成都100年前的茶馆。
四、百年成都茶馆——时代洪流下的尘埃
1.成都文化与老茶馆
我研究成都的茶馆,最开始是想要弄清楚成都本地社会的文化。那研究成都文化,为什么要从茶馆开始呢?
这是因为成都人喜欢喝茶这个习惯,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茶馆到现在依然很受欢迎,成都一直也是世界上茶馆最多的城市。
因此,要研究成都本地的文化,以及其发展的历史,就要从成都的茶馆开始。
研究成都茶馆,除了要去现场感受和体验,另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查阅相关的资料。
我能了解到很多关于成都茶馆的历史信息,是因为著名的社会学者,王笛老师,写了大量的关于茶馆的著作。
其中《茶馆》一书,就是研究茶馆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成都茶馆很多的历史数据以及原始文稿,都可以通过这本书去找到。
成都人一直以来最爱喝茶,而且是喝坝坝茶。坝坝茶是场景,就是大家座在茶馆的大厅或者院子里面,一张木桌子,四把竹凳子,喝茶聊天,谈天说地。
你看,就是图里面这样的。
成都本地人喝的茶,是盖碗茶。茶叶是绿茶,用开水冲泡在瓷碗里面。专门倒茶的服务人员,叫茶童。给茶倒水的茶壶很特别,有一个很长的壶嘴。
优秀的茶童,叫堂倌,给茶倒水可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
一个茶童能一次性拿十几个茶碗,放茶碗、倒茶水能一气呵成,跟杂耍一样,这有很高的难度。
现在,这种技术现在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有专门的传承人。现在成都很多新兴的茶馆,已经没有这种倒茶的表演了,只有去老茶馆才看得到。
历史上的成都茶馆,是有戏剧演出的。这种茶馆一般是高档一些的场所,收的费用相对较高。普通人一般消费不起,是给地方精英服务的。
现在成都的一些老茶馆还有戏曲表演,费用在几十块钱一张票到几百一张,价格相对也亲民。戏曲也是成都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2.茶馆百年风雨
要了解100年前的茶馆,就要了解100年前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我带你来看1900-1950年,这50年间,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年前,那是一个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年代。我想,没有比那个年代更糟糕的时候了。
在这50年里,成都的茶馆犹如历史中微小的尘埃,茶馆从业者的命运,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充满了不确定。
即便如此,当我了解在这50年里,成都茶馆的数量变化后,仍然吃了一惊,我把详细的数据放在下面。
这是1900-1950年间,成都茶馆的数据(数据来源于《茶馆》王笛):
这是1900-1950年间,成都人口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茶馆》王笛):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发现,在1900-1950年间,成都茶馆的数量,除了在1921年增长到1000家外,其余年份茶馆的数量都很稳定。
在这样的混乱年代,茶馆数量并没有大量的减少。我刚了解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是让我很震惊的,这足以证明成都茶馆的顽强生命力。
而成都的人口,在1900-1950年间,虽然有较大的波动,但在1950年左右,总的人口是增长了接近一倍。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这期间成都人口的增长,有不少是在战争时期,沿海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成都导致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成都开放包容的文化,是生活在成都这片土地的人门,大家世世代代携手,共同努力打造的结果。
3.百年茶馆的生存之道
到这里,你一定好奇,茶馆老板们,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呢?
我了解到有三个点:
(1)大部分茶馆的创业成本不高
用我们现代的说法,就是轻资产创业。基本上就是房屋的租金,加上人工成本,加上桌椅板凳和茶碗水壶这些用具,以及日常的柴火和饮用水开销。
如果是夫妻店的话,就省去了人工成本这一支出。而且茶馆的体量都不会太大,小一点的就是几张桌子几条板凳,大一点的就是几十张桌子的规模。
在这50年里,茶业面临很多困难。如物价飞速上涨的困难,这是因为货币快速贬值,茶叶原材料飞速上涨,很多小茶馆资金实力不够,也就被迫关闭了。
茶馆也面临税收居高不下的困难,税收是警察来收的,税收高的时候,茶钱的一半用于交税。有时候也是按照桌子数量来收税的,不少茶馆也在涨税期间,因为经营不下去被迫关闭了的。
茶馆也面临要求必须办营业执照,和限制茶馆数量的问题。一开始,经营茶馆本来不需要营业执照,后面出了这个规定,茶馆如果不办营业执照,就不让开茶馆,强行给你关闭。
并且有限制茶馆的数量,茶馆只能开在固定的街道,并且要求每个街道,只能开固定数量的茶馆,不能超过这个数量,超过就强制关停并且罚款。在这期间,也不允许私下倒卖营业执照。
总之,那时候,管茶馆的人很多,规章制度也很多。但从数据来看,依然不影响成都茶馆的总体数量。虽然有的茶馆因为经营不下去,被迫关闭了,但新的茶馆很快又开起来了。如此生生不息。
(2)茶馆的异业合作
茶馆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与其余服务业进行合作。
最典型的就是与卖香烟、瓜子等小吃的小贩合作,还有与掏耳朵、擦皮鞋、洗脚按摩的服务人员合作,合作方式就是简单的按月收费或者按销售额提成。
允许小贩到茶馆叫卖,只要谈好合作价钱就行了,并且茶馆老板也愿意跟他们合作,因为这样能满足顾客更多的需求,让客人更方便,也更容易把客人留在店里。
稍微高档一点的茶馆,就跟戏班子合作,茶馆提供场地,戏班子根据排班来表演节目,也是按月或按提成收钱的方式。
有时候,好的戏班子,还能给茶馆带来更多的顾客,这些人都是奔着听曲儿来的。很多戏迷,听说某个茶馆在某天有名角儿演出,老早就把票给订好了,免得买不到。
这就像是今天我们追星一样,看来一百年前的成都人也很时髦呢。
这种异业之间的合作,即方便了顾客,也增加了收益。对于茶馆和合作方而言,都是双赢的。收益的增加,也增强了茶馆抵御风险的能力,让茶馆更容易存活。
这就是茶馆生命力顽强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3)茶馆的消费者多,复购也高
喝茶,已经成为了老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是离不开茶馆的。这跟老成都人一直以来的城市生活习惯有关。
很多老成都人,从早上天不亮,起床就到茶馆坐着,点一碗茶坐着打瞌睡。天亮了,人逐渐多了起来,不管是认识的熟人,还是陌生人,能插上话题就闲聊。
茶馆不仅是人们喝茶打发时间的地方,也是信息交流,打听八卦找乐子的地方。
并且,老成都人谈生意,民间帮派成员的聚会和联络,都选在茶馆。
据了解,袍哥会的人在找联络人时,就在茶馆里面摆“七星阵”,当袍哥会的联络人看到了,就会上来问暗号。暗号对上了,就能确定是自己人。
是不是有谍战片的感觉,这可都是真的。在那个年代,袍哥文化,是川渝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关乎地方社会的治理,后面我会专门给你做分享。
你也许想象不到,就连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纠纷,也是在茶馆里解决的,老成都人把这叫“吃讲茶”。
你看,只要成都这个城市还有人,他们就要喝茶,只要一喝茶,就需要茶馆。茶馆,在那个年代,已经成为成都人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用现代的话来讲,茶馆不仅仅给老成都人提供茶水的功能价值,还提供成都人社会交流的情绪价值。
用王笛教授的话来说,茶馆,已经是微观历史下,成都人们公共生活的空间。是成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了茶馆,就失去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社会性。
因此,茶馆,对于老成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1900-1950年,成都有人口,就有需求。市场有了需求,还有一帮勇于探索,敢于拼搏的成都茶馆经营者,这是茶馆能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五、成都茶馆与企业家精神
成都的茶馆经营者们,在1900-1950年所经历的艰难历程,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就是——企业家精神。
说起企业家精神,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正是他提出了企业家这个词,也是他研究透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张维迎教授说:如果非要对企业家精神做一个概括的话,我想强调以下四点:
1.对盈利机会的警觉性
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地方,你能够看到机会,这是企业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从北方去过加勒比海的人很多,但只有弗雷德里克·图德这样的企业家意识到把冰从北方运到南方能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生意。
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rzner)甚至把企业家精神等同于警觉性(alertness)。
他说:“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中的企业家精神成分由警觉构成,这种警觉留意到环境中先前未被注意到的变化,这使得他们得以可能通过提供任何东西进行交换,从中得到比以前更多的回报。”
2.简单化
经济学家经常会被人批评说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我认为企业家把问题看得更简单。这或许也是企业家和管理者之间的重要区别。
管理者通常把问题想得复杂,企业家则把问题想得简单。恰恰因为把问题看得简单,他才能变成企业家,一个把问题看得很复杂的人不可能是企业家。
简单化当中包含很多道理,它能帮你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也给你解决问题的勇气。
李书福为什么敢造汽车?就是因为他把造汽车想得很简单。
他有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汽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两辆摩托车并排起来吗?另一个是,汽车不就是把一个沙发放在四个轮子上吗?这就是他当时对汽车本质的认识。
正因为这个简单化的认识使他走上了制造汽车的不归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营汽车制造商。
我曾听过多位企业家讲过这样的话:如果当初知道这么难,根本不会去创业了!
3.想象力
熊彼特说,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组合,一种产品或技术从无到有一定是组合而来的。
组合是什么?组合就是一种想象力。斯蒂文森把轨道马车和蒸汽机想象在一起就有了蒸汽火车。
我在这里引用奥古斯塔·埃达·洛夫莱斯夫人(Augusta Ada Lovelace)说的一段话,她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被称为“软件编程之母”,她在1842年就说过:
“想象力是什么?这是一种组合的能力,它可以采用新颖的、独特的、无限的、不断变化的方式将事物、事件、思想和概念组合起来……它可以洞察我们周围看不见的世界,那是科学世界。”
大部分人的想象力什么时候最丰富?睡觉的时候,所以才会有梦想一说。对企业家来说,想象力是醒着的时候做的梦,非常重要。
4.毅力和耐心
事情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没有那么简单,所有伟大的企业家没有没经历过失败的。
弗雷德里克·图德因还不上欠款而坐牢,亨利·福特创业三次,前两次都失败了。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很大的耐心,你不可能屡败屡战,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段永基说自己做企业最大的感受是“要硬撑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盈利机会的警觉性、简单化、想象力、毅力和耐心,这是张维迎教授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概括。
回过头来再看100年前,成都的茶馆从业者们,在夹缝中寻找生存获利的机会,这不就是对盈利机会的警觉性吗。
把经营茶馆这件事情,做简单,做轻资产,不就是简单化吗。与小贩、按摩洗脚掏耳朵等服务业和戏班子联盟,做异业的灵活合作,不就是想象力吗。
在各种混乱的税收制度、监管制度、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等恶劣环境下,依然坚持经营,不就是毅力和耐心吗。
六、尾声
无论在哪个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就是经营者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智慧,是民营企业经久不息的源泉。
对于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小企业来说,你和我都很难改变时代,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改变自己。
秉持企业家精神,嗅到时代浪潮下的危与机,提前做好应对,在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下去。要相信,有市场,就有机会。这机会,是我的,也是你的。
最后,我想引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最后的一段情节来结尾:
三体人用智子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都印上了“你们是虫子”这几个字。这让地球的精英们陷入了悲观和绝望中,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大史警官带着科学家丁仪和汪淼,来到了覆盖着麦田的华北大平原。田野被厚厚的一层蝗虫覆盖了,每根麦秆上都爬了好几只,地面上,更多的蝗虫在蠕动着,看去像是一种黏稠的液体。
“这地方也有蝗灾了?”汪淼赶走田埂一小片地上的蝗虫,坐了下来。
“像沙尘暴一样,十年前就有了,不过今年最厉害。”
“那又怎么样?大史,什么都无所谓了。”丁仪带着未消的醉意说。
“我只想请二位想一个问题:是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
这个问题像一瓢冷水泼在两名醉汉科学家头上,他们盯着面前成堆的蝗虫,表情渐渐凝重起来,两人很快就明白了大史的意思。
“看看吧,这就是虫子,它们的技术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
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
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杀它们的武器……
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
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如果把三体人看作是时代,把虫子看作是当下的民营企业。大史的最后一句话,是说给我的,也是说给你的: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祝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