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部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断回味。
我也有这样一部电影,看了不知道许多遍,以后大概还会一直看下去。
这是一部青梅竹马但谈不上两小无猜的爱情电影——《怦然心动》。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种没有撕逼、没有小三、没有车祸、没有癌症等狗血剧情的爱情,而且,人生已经很苦,我喜欢结局圆满的故事。
双线叙事,从小男孩、小女孩两个人的角度叙述相同的事情、情景下,两人不同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我在看《何以笙箫默》时,想如果拍成电影,可以采用的方法)
也是在这里,我体会到,爱的人和被爱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行为的解读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02
第一次是刚入大学看的,正值青春年华,熬过了高考、迎来了盛夏的感觉,在电影里看到的是爱情。
虽说一见钟情有见色起意的嫌疑,但好看的皮囊谁不爱多看两眼呢?
剧中的小女孩对小男孩就是一见钟情(不过小男孩是真的帅,我看着也心动😳)。
后来小女孩就生猛地展开了对小男孩的追求,从小学的热情到初中的收敛。
小男孩从抗拒到慢慢发现并接受自己对小女孩的感情。结局圆满。
看的时候,感觉小女孩真的是好开朗、好勇敢、好有想法。好喜欢这个女孩子的性格,敢爱敢恨,从不藏着掖着。
在看的时候有想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当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不喜欢我;当我爱你的时候,你开始喜欢我;当我离开你的时候,你开始爱上我”。
虽然我粉小男孩的脸,但感觉在灵魂层面,小男孩太单薄,配不上小女孩。不过幸好最后小男孩的想法在慢慢改变,不然真的担心小女孩坚持不下去,两个人会错过。
在这段爱情中,小女孩是走了九十九步的那个,在快要放弃的时刻,小男孩终于走出了最后一步。
还有一段男孩外公和男孩的对话,广为流传,“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03
第二次看到成长。
小女孩对小男孩是一见钟情,在追小男孩的过程中,很有勇气,一往无前,即使不被回应,也从不放弃,但小女孩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爱慕就影响自己,而是一直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加学校科学大赛,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自己养孵出的小鸡,下蛋后卖新鲜鸡蛋给邻居,挣得零花钱,并送一部分给男孩家;
在知道男孩家嫌弃自己家院子荒草丛生的时候,拿自己的零花钱买花、草、工具,用周末的时间修剪、整理院子;
和男孩的外公成为忘年交,一起整理院子,听外公和外婆的故事,告诉男孩,外公很想念外婆;
在父亲画画的时候,坐在一起聊天,听爸爸讲过去的故事,学着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带着这样的思考去看学校里的人和男孩;
爬到高高的梧桐树上,看朝云与晚霞,思考问题;
去看望自己的“智障”叔叔,理解父母的不易……
一路以来,我看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生机勃勃、懂得感恩、不苛求的女孩子,是那种我想成为的女孩子。
04
第三次看到中年人的无奈。
在“油腻”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我又一次看《怦然心动》,突然间就理解了“油腻”这个词的意思。
剧中小男孩的父亲就是“油腻”这个词的真实写照,以自我为中心、大男子主义、顶着家长权威的帽子、没有梦想、挑剔别人。
最开始看的时候,很讨厌男孩的父亲,因为他总是一副自己比别人厉害、要看别人笑话的样子。
但其实,男孩的父亲在年轻时也是一个紧跟潮流的时尚boy,萨克斯吹得一流。后来,在生活的锤打下,慢慢丢失了曾经那个风华正茂的自己。
看着男孩的父亲在餐桌上听着女孩的哥哥们讨论音乐时,脸上越来越落寞的表情,在被问到现在还有没有继续吹萨克斯,回答时的哽咽。
心里竟有些伤心,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也曾年轻灿烂过。
05
第四次看到我理想中的家庭的样子。
很羡慕女孩的家庭,父母彼此相爱,对孩子也是理解支持。
即使不富有,偶尔也会有争吵,但他们会在争吵之后解决问题,会理解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在女孩因为梧桐树要被砍掉、一直待在树上不下来时,女孩的父亲爬上去,没有生气,没有责备,而是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这棵树早晚都要被砍掉,她的安全更重要”。然后给女孩画了一棵梧桐树,送给她,告诉她“我从来不希望你忘记爬在那棵树上的感觉”。
那一刻,暖心到哭。
在女孩在餐桌上说想整理荒芜的院子时,父母说那不是她的责任,更不同意她用自己的零花钱。女孩的母亲建议将女孩的“智障”舅舅转去公共疗养院以减少开支,引发了家庭里最大的争吵。
事后,女孩的父母分别到女孩的房间,告诉她,这次争吵跟她没有关系。父亲告诉她,他们兄弟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父母说的要照顾好弟弟的承诺;母亲告诉她,当初自己爱上父亲就是因为父亲的才华以及人品,现在依旧如此;父母都很爱她。
06
第五次会看到什么,我也在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