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人才薪水之高、涨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一年前,针对AI领域的应届毕业生,硕士生约能拿到30万元的年薪,博士生则高达50万元。今年,薪水行情仍在蹭蹭上涨。
最近一则关于人工智能人才薪水的报道,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报道中说,AI应届博士的年薪已经涨到了80万元,而且很多AI人才尚未出校门就已经被企业“抢购一空”。
即使是AI专业的应届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
网友说,这个价格就对了。当然,面对这种行情,很多网友也大呼,现在转专业还来得及吗?
这种未毕业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早些年,汽车行业特别红火的时候,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同样拥有过这种待遇:招聘会尚未开始,整个班的人就已经被企业预订一空。
很显然,这种行情和产业发展的阶段、国家政策的推动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的AI人才极度缺乏
随着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AI人才缺乏的现状也被暴露了出来。
领英2017年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高居榜首,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也超过5万人,位居全球第七。
早在2016年,李开复就曾在采访中透露,“在硅谷,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现在一毕业就能拿到年薪200万到300万美元的录用通知,三大公司(谷歌、脸书和微软)都在用不合理的价钱挖人。”
2017年3月,全国两会首次把“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对AI人才的渴求度急剧上升,AI人才的待遇也水涨船高。
虽然待遇很高,可门槛也着实不低,正如某网友评论所说,AI人才的缺口主要是高端人才。
许多新兴领域待遇都不低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除了AI领域,很多新兴职业也在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新职业人群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已过半数,达到52.84%;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达34.56%,而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仅占9.6%。
根据《2018新职业人群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道》,薪资收入前三名的新职业分别是:宠物医生、健身教练、调酒师。
其中,宠物医生平均月收入最高,有28.57%的宠物医生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国内每年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从事宠物诊疗的人数不足10%,宠物医生还有极大的人才缺口。
而且,新职业人群对工作“忠诚度”更高,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良好,对自身所在岗位也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选择职业时,不能盲目跟风
作为新兴的职业,无论是人工智能博士、还是宠物医生的待遇都很好。然而,在自己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这些光鲜的待遇就盲目跟风。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发展的春天,但是拥有长远目光的人才能真正抓住机会,迎来自身职业的大发展。
以AI为例,首批AI人才最早是从20世纪末开始培养的,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现在想转行的你,当时有考虑过这个方向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很多岗位会被淘汰,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新的岗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挑选一个自己喜欢又有未来发展潜力的行当,坚持做下去。
当下一个风口来临,抓住机会飞上天的也许就是你!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