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教”的课堂转化为“学”的课堂,这是课程改革所需,也是课堂教学所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纲要》和《新课标》所要求的,在体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校都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进行课改工作,尝试中积累经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校教学工作实际,总结点滴经验。
一、提出问题有效思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必须的培养的学习能力,教师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有困难的,教师启发点拨,学生提不出来的,教师可以预设学习提纲。无论如何提出的问题,课上往往我们很大情况下希望学生能及时举手回答,甚至觉得举手人越多越好。其实,假如人人都会,也许,我们反而会思考,我的这个问题是否有教的必要了。所以教师不能着急,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不对学生进行过度的干扰,学会等待,有时可以静待花开。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效思考,这是学习必经的过程。
二、目标具体思路清晰
结合课标中年段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体系、年龄特点,准确设计出三维教学目标,这是备课的第一任务,定位必须准确,用可操作性的语言描述出来。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抓住文本的实际内容及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既能体现教学方法又能体现学习方法,既能体现学习过程又能体现学习结果。既能体现教师的内化过程又能体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体现预设又能有所生成。每一个学习的过程,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体验学习过程,梳理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及时总结,巩固方法,及时训练,提高学习实效。精心设计练习,充分体现练习的基础性,梯度性、综合性、拓展性。每节课,老师都在课前出示学习目标,清晰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方法多样精讲巧练
有了一定的目标,那么如何向目标靠近呢。那就是我们的课上究竟让孩子得到什么,怎样才能把“教”的课堂转化为“学”的课堂呢?
是的,我们的课上觉得目标很多,什么都觉得有必要讲到,生怕漏着漏那,结果感觉在赶着完成一个个任务,而似乎有没有那个任务完成的很好,那个目标达到让人满意的境界。这是我一直困惑也一直尽量避免的课堂。比如语文阅读课就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累文本语言(主要从朗读上设计)
1.自由朗读,并将其中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设计目的:本着面向全体的想法,然后有面的训练到点的呈现。
2.说说你知道文中哪些好句好段。
设计目的,充分运用文中的写作特点寻找文中的有关语句或词语说明。
设计目的,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习讨论,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究问题。
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任务
(1)对比感知
(2)动态想像
(3)说话(写话)
(4)朗读体会
(三)应用文本语言(主要根据学生差异进行说话训练)
这样的设计可能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只是真心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学习,学得有意义。总之,把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这是课改的根本任务,在不断尝试积累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教无定法,但我坚信水到定可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