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五)
文/李现风
2022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作者李希贵读书笔记五:
第二章穿越雷区1.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42.班长告诉记者:“活动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使我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自豪,这是人所共知的。还有一个人所不知的意外收获,从今天起,我们班有八个班凝聚为一个班了,因为我们有了一个经过集体努力而取得的共同成果。”
43.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成长。过去, 我们做好心“警察”,当勤劳的“保姆”,剥夺了多少本应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侵占了多少本应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这种“管教”式的教育,使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学到了知识,但失去了自我。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
44.的确,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也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45.学生说:“老师监考时,如果你作弊,那是你在跟监考的老师兜圈子。现在实行无人监考了,如果再作弊的话,那是你在跟自己的人格较量。”
46.李希贵校长要探索的是,在高中这样一个推行素质教育的“雷区”里,究竟能不能既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不降低学生的升学成绩;究竟能不能让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成长,全面地发展。
47.“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它带给我的震撼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
48.哪里闪光就从哪里打造。内在的动力决定着人成长的速度。
49.虽然我不敢说它是最好的校训,但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他为高密一中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像空中飘扬的一面鲜亮的旗帜,鼓舞着一届又一届学子向人生的至高境界攀登。
50.几个字的校训,在学生的心灵上刻下了如此深的痕迹,真是出乎意料。我认真想想,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起了作用。一是校训的个性化。有个性才有魅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二是它是学生自我认同的结果,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只有自己认同的东西才能转化成生命成长的动力。
51.“西北风里加蒺藜”,“蒺藜”指草本植物,果皮帶尖刺;“风”谐“讽”;指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责,抨击或挖苦人。
52.人生是由无数的“第一次”组成的。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第一次”的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寻求“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经历会影响学生一生,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时代和光怪陆离的社会。不要把这些都留到学生踏上社会之后。那样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使命没有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