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的几季冠军做的《好好说话》节目6月6日上线了。作为一个说话水平不高的人,我第一时间关注了。
但是有点失望。我不是要你教我离职时说什么,离职的情形千千万,说什么我可以视情况而定。
但说话的招也千千万,不容易记住,一不小心就东施效颦了,有没有无招胜有招的捷径呢?
作为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充分发挥我爱思考擅观察的优点后,发现不会说话主要有几个根本原因:
一是不敢说,怕引来非议,怕得罪人。以前泡论坛的时候(暴露年龄),最爱看大咖互撕,精彩时分常有一两个二号人物,聊聊数语,即击中要害,被长篇大论反击之时,却又数日不见身影,除现实中繁忙外,他们怕惹事,怕得罪人。生活中,那些不善言谈者,也常常欲言又止,闪烁其辞,这担心人家不接受,那担心人家不认同。我们活在世上,总是被人评说的,没有谁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敢于敞开心扉,坦坦荡荡,任由人评说,洒脱一点,大气一点,自然就有胆量敢讲,有话可说了。
或者有大人物在场。因为大人物的权高、位重,因为我们内心的卑微感、敬仰心,于是屏气息声,小心翼翼,再能言善辩的人也低眉顺眼了,以致错过重要的机会。如果我们多经历一些这种场面,兴许会渐渐习惯一点,至少不会全身僵化。所以下次有这样的机会,不要因为这次的不舒服而拒绝参加,要把它当作练习的机会。经历得多了,逐渐更进一步接近大人物,我们会发现,大人物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要吃喝拉撒,他也有和我们一样的俗世的烦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都是平凡人。如此,是否可以大方一点?
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陷入自言自语的境地。沟通是双向的,能说会道之人却也容易眉飞色舞之时只顾自我的宣泄,而强压他人的发言,忘记周围人的情绪和兴趣。那一刻,他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翻腾。这不是说我们要随声附和,而是对他人应有尊重和照顾。而不善言谈之人,更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未去认真领会人家说话的含义、人家的需求、人家的兴趣,呆坐在那里,思绪飘到了十万八千里。他们以为自己不善言谈,其实是他们总对人带有偏见,或者说根本不屑与你对话。这类人在文艺界较多,正所谓文人相轻。我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社会人生这本晦涩难懂的大部头,每个人也都有他的解读。哪怕凡夫走卒,他用尽一生的阅读,也总有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的地方。每一次和别人的对话,就是世界在你面前又打开了一扇窗户,多一个解读世界的视角。对对方的兴趣和好奇心,是促进一场深度对话的最大动力。
三是过于严肃,缺乏娱乐精神。我们的日常交流,大多是随意的,多少也带点娱乐的性质。可有的人不,例如我等一天到晚喜欢往书堆里钻的人,人家说家里的熊孩子如何调皮,我则义正词严告诉人家教育的大道理,给面子的听你教育一番,虚心当下学生,不给面子的立马闪人。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始有娱乐节目的时候,以灵活幽默深受观众欢迎,不知道是不是书看得多了,这几年常见他在节目中时不时的掉下书袋,科普一下,教育一下,使节目画风突转。适当的幽默,能迅速拉进大家的距离,放松身心。总是绷着的人,似乎缺少那么一点人情味,使人不敢靠近。
四是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解决了想说、敢说、会幽默的问题后,有时我们会发现还是说不好,说不清,那么,很可能是自身的逻辑出现问题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明,用什么案例,用什么类比,都是关乎逻辑的思想和表达,这方面《金字塔原理》有非常详细的论述,非常值得一读。其次,可以多看辩论赛,例如《奇葩说》每季的大决赛,融强大的逻辑和娱乐于一体,值得我们反复观看。
如果以上分析解决了你好好说话的思想问题,其他便是术(方法)的问题了,不要看什么文章,读什么书了,这种技能型的问题,赶紧逮个人操练去吧。
最后,除去所有的技巧和心理障碍之后,说话高手的终极较量是语言背后的人。你拥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拥有怎样深厚的思想,甚至你的人品,才是真正让你光芒四射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