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荐语: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可谓非常幸运,如果你不主动惹事,你几乎碰不到什么暴力。但是且慢,再听听以下这些: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

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怎么样,哪个听者不难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但幸运的是上帝送来了一位非暴力天使!他就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虽然卢森堡博士已于2015年不幸辞世,但如今有数百名经CNVC认证的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NVC培训,为世界带来爱与和平!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作者在书中写到:“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即“非暴力”。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言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组织机构、谈判等。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有这些评论: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她没满足,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并不公平,即使对方做出让步,也并非心甘情愿的。我们不能将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我们生活中见过太多的比较,如果你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比较吧。比如和明星比样貌给自己添堵,和闺蜜比男友让老公恶心,和邻居家孩子比成功让孩子讨厌你……数不清的“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总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不管你喜不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淡化了个人责任。而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比如父母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老婆威胁老公:“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咱俩就离婚。”这种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1、 区分观察和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作者特别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直接说他经常迟到、没有时间观念。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会倾向于听到批评,马上做出应激反应。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语言,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2.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要善于体会和表达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同时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例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

这个句子则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理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此外,还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拒绝、被利用、被误解、得不到支持等。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况。

参考词汇表:

3.  感受的根源--需要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2)指责他人。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其一,“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义务使他人快乐;其二,“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其三,“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时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这是她不想要的),但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她想要的。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

在发言时,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但有时我们表达的意思可能与别人的理解不一致,这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四、倾听的力量

1、用全身心倾听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有一天,我女儿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一只猪!”我立即大声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结果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摔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或许,我当时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吗?”

2、倾听时给予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比如:“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针对他人的观察),“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针对他人的感受及需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针对他人的请求)。

要注意,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当人们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不是在下结论,他们就不会产生反感。

3、倾听能够预防潜在的暴力

一天晚上,一个看起来刚吸过毒的男人走进戒毒所,要求一个房间休息。值班的女士向他解释所有的房间都满了。那个男人闻言愤怒地将她摔到地上,拿刀威胁她。幸运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景下,这位女士仍努力去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后来她告诉作者,是作者的一句话救了她:“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

“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想有一个房间可以休息。”她说完这句话,那个男人便忍不住抱怨了世人对他的不尊重。于是,她接着问,“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气愤?”……对话大概持续了半小时,这位女士越是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越是将他看做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绝望的人,并坚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而最后事情发展也果真如此。

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他会停止谈话。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五、培养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作者写到自己的亲身案例:“一次研讨会结束后,许多人围着我询问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飞快地冲出门,把没有盖笔帽的笔放进了新外套的口袋。结果那件外套染上了墨水。我懊恼不已。但幸运的是,我随即开始思考自己的“粗心”和“愚蠢”是想满足什么需求?我马上明白了,其实我是想服务他人并照顾好自己的需要。想到这,我便不再自责,更加关爱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比如:

第一步:列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六、愤怒与感激

1、充分表达愤怒

当生气的时候,很多人听到的都是“不要生气”、“接受现实”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不仅听得多了,而且听上去像是在教训他们,丝毫不能减少他们的愤怒和痛苦。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而是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表达内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有以下四个步骤:

(1)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并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我们看重的是友谊,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体贴自己。

2、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是为了他的安全。但如果我们打他的屁股或骂他,则是惩罚。

当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有一次,作者去拜访一个校长,谈话时,他发现操场上有个学生在打人,立即冲出去抓住那个学生,重重地推了一下,并狠狠地训斥了他。后来作者告诉这位校长:“我不认为你达到了目的。在我看来,他学到的是,以后在打比他弱小的人时会注意附近有没有其他人。而且,你的做法甚至还会强化他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3、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4、表达感激

言不由衷地赞扬他人,对方是能听得出来的,比如员工一旦意识到经理赞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从内心、无任何杂念地表达感激之情,包括三个部分: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生活得到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结语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甚至将这个作为勇敢的标签,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但每个人如果都能够记住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这个看起来似乎并非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坚持“学而时习之”,就能达到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

积分换书荐语: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可谓非常幸运,如果你不主动惹事,你几乎碰不到什么暴力。但是且慢,再听听以下这些: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

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怎么样,哪个听者不难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但幸运的是上帝送来了一位非暴力天使!他就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虽然卢森堡博士已于2015年不幸辞世,但如今有数百名经CNVC认证的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NVC培训,为世界带来爱与和平!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作者在书中写到:“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即“非暴力”。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言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组织机构、谈判等。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有这些评论: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她没满足,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并不公平,即使对方做出让步,也并非心甘情愿的。我们不能将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我们生活中见过太多的比较,如果你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比较吧。比如和明星比样貌给自己添堵,和闺蜜比男友让老公恶心,和邻居家孩子比成功让孩子讨厌你……数不清的“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总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不管你喜不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淡化了个人责任。而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比如父母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老婆威胁老公:“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咱俩就离婚。”这种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1、 区分观察和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作者特别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直接说他经常迟到、没有时间观念。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会倾向于听到批评,马上做出应激反应。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语言,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2.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要善于体会和表达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同时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例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

这个句子则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理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此外,还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拒绝、被利用、被误解、得不到支持等。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况。

参考词汇表:

3.  感受的根源--需要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2)指责他人。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其一,“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义务使他人快乐;其二,“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其三,“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时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这是她不想要的),但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她想要的。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

在发言时,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但有时我们表达的意思可能与别人的理解不一致,这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四、倾听的力量

1、用全身心倾听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有一天,我女儿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一只猪!”我立即大声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结果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摔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或许,我当时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吗?”

2、倾听时给予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比如:“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针对他人的观察),“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针对他人的感受及需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针对他人的请求)。

要注意,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当人们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不是在下结论,他们就不会产生反感。

3、倾听能够预防潜在的暴力

一天晚上,一个看起来刚吸过毒的男人走进戒毒所,要求一个房间休息。值班的女士向他解释所有的房间都满了。那个男人闻言愤怒地将她摔到地上,拿刀威胁她。幸运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景下,这位女士仍努力去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后来她告诉作者,是作者的一句话救了她:“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

“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想有一个房间可以休息。”她说完这句话,那个男人便忍不住抱怨了世人对他的不尊重。于是,她接着问,“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气愤?”……对话大概持续了半小时,这位女士越是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越是将他看做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绝望的人,并坚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而最后事情发展也果真如此。

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他会停止谈话。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五、培养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作者写到自己的亲身案例:“一次研讨会结束后,许多人围着我询问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飞快地冲出门,把没有盖笔帽的笔放进了新外套的口袋。结果那件外套染上了墨水。我懊恼不已。但幸运的是,我随即开始思考自己的“粗心”和“愚蠢”是想满足什么需求?我马上明白了,其实我是想服务他人并照顾好自己的需要。想到这,我便不再自责,更加关爱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比如:

第一步:列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六、愤怒与感激

1、充分表达愤怒

当生气的时候,很多人听到的都是“不要生气”、“接受现实”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不仅听得多了,而且听上去像是在教训他们,丝毫不能减少他们的愤怒和痛苦。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而是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表达内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有以下四个步骤:

(1)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并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我们看重的是友谊,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体贴自己。

2、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是为了他的安全。但如果我们打他的屁股或骂他,则是惩罚。

当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有一次,作者去拜访一个校长,谈话时,他发现操场上有个学生在打人,立即冲出去抓住那个学生,重重地推了一下,并狠狠地训斥了他。后来作者告诉这位校长:“我不认为你达到了目的。在我看来,他学到的是,以后在打比他弱小的人时会注意附近有没有其他人。而且,你的做法甚至还会强化他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3、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4、表达感激

言不由衷地赞扬他人,对方是能听得出来的,比如员工一旦意识到经理赞扬的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从内心、无任何杂念地表达感激之情,包括三个部分: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生活得到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结语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甚至将这个作为勇敢的标签,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但每个人如果都能够记住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这个看起来似乎并非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坚持“学而时习之”,就能达到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

积分换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Sting阅读 2,179评论 1 10
  • F002+豆豆+“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第一天+马上要开课了,心情很澎湃,感恩丽芳老师,感谢助教老师们! F00...
    豆芽地阅读 2,332评论 6 25
  • 作者:[美] 马歇尔 · 卢森堡出版社:华夏出版社ISBN:978–7–5080–5100–0版次:2014年9月...
    学陟阅读 6,241评论 11 168
  • 风儿不再调皮,梦儿不再打扰,我随着这一辆车开始了今天的旅程,去往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去看一看我从未亲眼看到的画...
    风吹云飘阅读 419评论 0 0
  • 武汉告急,安徽告急……雨一直下了七天,村庄淹没,庄稼消失,马路成了河流,城市成了汪洋,南方许多地区再一次面对无情肆...
    莫匆匆阅读 4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