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现在,我急着完成一篇练笔的文字——因为半个月没写了——但在此之前,得先把QQ、微信一个个从电脑上退掉,微博页面关掉,给手机静音,才能正式开始。
这就是我想借此表达的,在线,其实是个大麻烦。
信息时代何其伟大,拿起手机就能联系到张三李四,也不用管人在哪;打开QQ视频,就和远方的情人叫几声亲爱的,简直再惬意不过。但换个思路,又何其可悲,被一个机器一个软件工具捆绑。就比如说,下班了领导找你办事——他该不该找你另说——给你打电话你得接,给你发消息你得回,你总是逃脱不了信息的魔掌。
我现在真后悔初中那年,垂涎哥哥姐姐们各各都有自己的QQ号,也依样画葫芦地申请了一个回来。
在当年,QQ在线是一种新鲜感。大家都无聊,无聊就跑网吧里挂起QQ开始聊。一方面,挂号是为了升级,从一颗星星到一弯月亮到翘首期盼的大太阳,甚至出现了代挂号升级的收费服务;另一方面,上QQ也是和某些距离遥远的对象唯一的沟通方式。你日思夜想盼着TA上线,头像亮起,然后点开对话框,这样头像就变得一闪一闪的——然后又希望能一直闪烁下去。
后来的在线是一种潮流。大家都进空间发说说了,我也跟着发说说;大家都进农场种菜了,我自然也跟着种菜;后来是开微博、刷朋友圈……潮流在更替,工具也变得越来越令人着迷,唯一不变的是紧跟潮流的习惯。因为你不愿意当异类,也不想让圈子热聊的话题与你无关。
有人说社交网络是为了帮助人类刷存在感。说起来人类的存在感真的好微弱。有时候自信到爆炸,需要发一张美颜、食物或其他靓丽的照片炫一炫,讨几个赞同;有时候又虚弱到死,无人联系,发个状态,故作可怜。反正就是不管好与坏,都要登到线上,让虚拟的人群把自己围在中间。一个账号,就是一个专属的舞台。
看上去社交网络解决了很多心理需求,但借用一句古话,“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感情的问题,需要沟通来解决;沟通的问题,需要当面解决;人脉的问题,与奇长无比的通讯录打不着半毛钱关系(Windows Phone 表示不服!)。美美的照片,并不能让你更美好;远程的关怀,终究抵不过一个温暖的拥抱。
浸淫在网络大潮多年来的人们,在线这么久,该解决的依然没有解决,公共空间是越扩越大,私人空间却也紧跟着越缩越小。
就好像此时的我,打完了这段文字,还得马不停蹄地开手机去回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