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咕咕猫
图 | 咕咕猫
前阵子,我被一位老同学,安利了一门付费课程,内容是讲授高效学习与时间管理策略。从宣传海报上看,满满干货,思路清晰。学费呢,差不多两张电影票价。
拗不过好友的盛情邀约,我报名并且听完了全部6节课。不点名地说,这真是我二十几年来听过的,最水的课了!没有细节纲要或者思维导图,全程语音不划重点,甚至每节课总结复盘。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门课程,居然在学员中获得满堂彩,赞赏不断。不知道是有专业捧场王,还是大家都像我一样,礼貌地不拆台。
这门课的讲师提到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非常可惜的是,讲师用“念标题”和“读书摘”的方式进行讲解,白白浪费了这本阅读圣经。
要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从1940年发行以来,就热销至今,在中国也经历了多达14次的加印再版。
正是有了这本书的影响,我才能在3个小时里,看完了200篇阅读量超过100000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并且摘录了6500字的写作素材,罗列了28个完全不同的选题。这是我高效速读的一次完整记录(详细介绍看这里:爆文实验 | 3小时,我看完了200篇10w+爆文)。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这本经典,我决定自己写一篇读书笔记,完整而系统地介绍阅读层次,结合实例讲解高效速读技巧。
5张手绘配图,更是集合了从速读原理到笔记方法的详细示意,准确定位一本书的关键信息,快速提取并加以分析,收割干货。欢迎收藏图片。
揭秘知识付费,5张图教你成为干货收割机。
1、阅读的层次
从整体来说,阅读的层次一共有四个: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它们逐层深入,但并不是每一次阅读都需要达到这四个层次。
阅读有两类,速读和精读。
速读有很多种: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有的人选择性地跳读正文,有的人通过书名目录就能知道整本书的大致内容。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检视阅读。
而要完全理解一本书,甚至综合比较多本书籍之间的共性与差别,就涉及到精读层次: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
速读与精读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搜集有效信息。
2、检视阅读 | 速读秘籍
检视阅读分为系统化略读和粗浅的阅读,是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阅读。步骤可以总结为8个字:先定主旨,再读全文。
许多人刚拿到一本书,就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往下读。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让人半途弃书,束之高阁。
在读正文之前,我们最先应该判断的是,这本书大概说了什么,是不是符合我们的需要。
在系统化略读中,这个判断可以从6个方面进行(见下图),这也是迅速获取主旨信息的最快方法。
在通读正文时,对于不理解的部分,不要停顿思考太久。对全文有了整体认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跳读的部分。
速读并不是越快越好。只求进度不求理解,会使读者下意识反复阅读同一章节。为了提取有效信息,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采用“快速阅读,慢速理解”的阅读方式。
掌握检视阅读技巧,可以应对绝大部分阅读任务。
3、分析阅读 | 精读研究
经过分析阅读,我们才能是真正全面地理解一本书。虽然大部分作品,并不需要下这么大功夫。
在这一层次,读者需要分阶段解决3个问题:
1、这本书说了什么?
2、作者是怎么说的?
3、作者说得有道理么?
阶段三,对文章观点做出公正评判,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观点不同于知识,每个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但观点是否符合逻辑,分析是否完整,是需要读者自己鉴别的,不能全盘接受。
用思考的态度来阅读,去伪存真,是我们抵挡信息洪流的盾牌。
4、主题阅读 | 辩证理解
比分析阅读还高一阶的,就是主题阅读。
这是对书单中的全部书籍进行整体阅读。在对比不同观点后,总结出读者自己的认识。
论文的撰写过程,就是主题阅读的一个典型应用,综合了前面提到的所有阅读技巧。
前两个层次读得越熟练程度,就会在越短的时间内找到更精确地参考材料。
主题阅读是最费时费力的主动阅读,收获也是最多的。
5、阅读笔记 | 干货收割
笔记,是收割干货的最佳保存方式。
针对不同的阅读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笔记策略,才能更快地记录有效信息。
拿爆文实验举例,这4个层次的阅读,都涉及到了。
一个公众号就当做一本书,我先利用抽选的文章,判断分类,再通过金句筛选出符合我写作兴趣的素材文章(检视阅读)。
竖式阅读是我在爆文实验的第二遍阅读,用极快的速度审视文章结构,记录下需要进一步分析学习第三遍的文章(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到这一步,已经完成了我们建立素材库的需要。我又继续把同类型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主题阅读了。
灵活掌握阅读的4个层次,建立起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人人都能做干货收割机。
最后送上完整的读书笔记导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