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年了
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去年的中秋,在简书开始了我的写作之路,一年中,写了33篇文章,46101字。
同时在知乎上面也开始了写作,11篇文章,10994字。
今年6月,开通了今日头条,到现在,17篇文章,16494字。
总共73589字。
播种,浇水,成长,收获,这是一个过程,正确的过程。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不想付出,就想速成,可能吗?可能吧。但是,它不符合规律,结果就是,你会失去的更多。
我们总是说的太多,做的太少。低估了十年时间可以做的事,高估了一年时间可以做的事。但,没有一年的坚持,何谈十年?
人生就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一程体验,10年,3650天,倒计时从2019年5月28日940天开始,每天日拱一卒积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一年的写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想,分享三点感触最深的:
1, 思考,独立思考能力,输出倒逼输入
我们总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团王兴曾说过: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这句话很残酷,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写作是输出,也是创造,它会倒逼你的输入,倒逼你去思考,去把你的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会更敏感,去主动观察这个世界,去记录生活。曾经我为了自己的性格很敏感而懊恼,一点点地风吹草动,我就会想太多。现在,因为我拿起笔,开始写作,使得我的敏感成了一个长处,它使我有了很多的素材,随时有想法,就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记录的东西重新整理,分到不同的文件夹,这样,一个记录就可以展开一篇文章。同时,我自己的思考,也更有了深度,为了写好一篇文章,不求速成,而是先写下来,再去完善,最后,出稿,改稿,再定稿,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思考,这样写会不会好一点?这个点是不是可以继续延伸?每天不断地思考,锻炼大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脑袋越用越灵,越不用越笨,是这样的。每天你写字、思考,延续下来,是一个样子;如果你试着一个星期不写字、思考,你会发现,你打字的速度都会下降,手都会变笨。因此,我会每天坚持打字、思考,会做一些摘录,使脑子每天都动起来,形成习惯。
2, 节奏
去年11月21日在简书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内心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9月12日刚在今日头条发布了《那么,我是谁?》这篇文章,是看到粥左罗的文章《给我五万,我给你做人生规划:别让“你妈”的想法,决定你的人生》而写的。文章写得是王潮歌,活得自在潇洒,我很羡慕。
说起来,我的成长过程没有叛逆期,都是按照应该的、和大家一样的节奏在走。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就没有太多的压力,家长也顺着我的心意,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而生活,只要我过得好,就可以。慢慢地,我突然就有一天明白了,我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所以,就有了在简书上的那篇文章。
谁说:20岁就应该这样活,30岁就应该那样活。我现在,反而回归到了童年,去建立秩序,去体验各种新奇,然后,不断地去试错,不断地去调整,真的很喜欢这个过程,越来越喜欢自己,也越来越了解自己。(顺便说一下,我竟然还长高了2cm)
3, 耐心
李笑来讲过: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而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说,教小孩子养植物,比教小孩子养动物好。
我们上学学知识,为的是将来可以找份好工作,但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会觉得我们学的到底有什么用?因为你看不到未来是否能得到那个东西,所以,就会舍不得付出,怕自己的付出打了水漂。因此,我们总是会停留在原地,自我感觉良好,却总想着更好。
一根竹子生长的前五年几乎看不到有任何变化,因为它一直在地下建立根系。写作也是一样,要努力,要思考,要输出,总会有一个阶段,你感受不到进步。直到你继续坚持,突破了潜伏期的临界点,才跨入新境界。
我记得,我看粥左罗的一篇文章还是提问,有一个人问:我怎样可以写好文章?他说:你先去写10万字。这10万字也不是堆积而成的,是你经过思考,而写出的。我想:我离10万字,还差3万字,剩下的2019年的日子里,完成它。
人都喜欢比较,一比较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我告诉你怎么比较,别拿现在的自己和现在的别人比,拿现在的自己和别人的过去比,拿三年后的自己和别人的现在比。这句话很绕口,你好好琢磨哈。
其实,这一年的写作,不只我写出来的,给予我的思考能力的提高、掌握自己的节奏、收获了耐心,它还给予了我很多很多。因为写作,家人可以通过写作了解我的近况,知道我的想法;因为写作,让我认识了很多的线上朋友;因为写作,也在慢慢地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虽然不大,但我知道,写作,是我热爱的,我不怕我一天天地写下去,很怕我有一天不再动笔。
我爱写作,也收获了自信。它像是一种赋予我的精神,一种启迪。让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好。我将会在写作的路上,一直都在,一直在写,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