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安慰剂效应,实际上就和武志红老师讲的罗森塔尔效应相似。不过万老师举的例子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选择给同样都有膝盖疼的两组人做手术,一组“真手术”,一组“假手术”,不告诉他们手术真相。最后的结果是,真手术和假手术的病人都表示手术很有效果。
我对安慰剂效应的理解就是心理暗示的运用,不过没想到竟然连是否手术都可以暗示。我理解安慰剂效应在病情上的影响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通过仪式、权威、暗示,对病人施加了罗森塔尔效应影响,使病人认为自己应该好了,应该不疼了。就像万老师所说,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并且有些疼痛来源很奇怪,与病源没有直接关系,那有可能经过暗示,潜意识调整了对此种疼痛的感受,就不疼了。
第二种,有些疾病,成因可能与家庭中情绪氛围有关。有“瘙症”的意味在里面,属于自己给自己的暗示,由于自证效应表现出病症。经过权威的暗示,覆盖掉了自己的自证暗示,病情得以好转。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中医,一直在吃中药,医生对我的身体状况评价很不佳。自己心里面本来有很大的疑虑,但是又因为医生通过摸脉一连说准了自己好几个身体状况,所以很快推翻了疑虑,反而变得有些安心。
吃药的过程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己变得很怕热,手脚变得很爱出汗,特别是有两次下午很热,出了很多汗。于是后来自己每天下午一到3、4点的时间就会特别注意一下是不是又开始发热,结果是不注意还好,一注意就真的止不住的发热出汗,然后开始心烦。
停药了一段时间仍然在同样的时间段有差不多的体验,搞得自己以为是更年期提前了。其实这两天休息,下午都没有特别注意时间,也就没有在特定的时间觉得特别的热。所以我也严重怀疑自己之前的状态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至于吃药之后到底有没有特别良好的效果,我的感觉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好像也只是觉得有个比较厉害的医生把过脉,开过药,心里就觉得多了一份踏实。身体就被调理得差不多了。
我倒也不认为安慰剂效应就是多么神奇的事,要不然以后得了病就都不要治疗了,天天安慰自己就包治百病了。该干嘛就干嘛,但是积极一点的心态始终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