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带娃6年后,爸妈回老家了。
我送站回来,老婆跟我讲,要回去之前这几天,爸有一次跟她聊天,说感觉和我共同语言少了,聊不到一块去,老婆说能感觉到爸有些失落……
我一直很尊敬和爱戴我爸,父子间也一直有话题聊,除了高中那段叛逆的厉害,我爸的策略是避我锋芒,不怎么招惹我。此后大部分时间,我和爸的关系都很好,即使工作结婚后,交流也多,我爸妈在西宁做小生意那几年,对面水电四局家属院有个大爷爱找我爸聊天,有次听到我打电话和爸聊了很久,老头很羡慕,说自己和儿子没什么话说。跟我说起这事时,能感受到爸很是得意。但是从去年开始,随着两个孙子长大,开启了教育的话题,好像我惹他生气的时候变多了!
去年我爸从老家回来时,专门去孟庙边的字画店给我求了一副朱熹的劝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前两句,是不是大家都听尊敬的师长们背过读过?可能是在我爸多年的影响下,这种对“少年易老”的担忧成了我的惯常,常常会有一种对年龄的恐慌。
带着我爸当年没书读的遗憾和督促,我算是努力读书的受益者。当自己成了爸爸,就继承了我爸的这种认知,这几年也开始焦虑,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和相对淡定的老婆有些分歧,于是开始去学习一些儿童成长的课程,读书,试着观察孩子。我爸则一直为我们接送成成,成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报了逻辑思维、英语的班,课真不多,但我爸非常上心,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爸每天会盯着成成写,小孩子定力不足,常写一段就跑开玩一会,我爸少不了跟在屁股后面催促。
到了大班,我爸又主动加码,去给孙子买来描红本,每天让成成练习。尤其在我老婆重新回到职场后,爷爷抓学习抓得更紧了,下班回到家里,或者周末,小朋友在玩着的时候,爷爷常走过去问一句:成成,描个红吧?成成开始变得不耐烦,几个月前终于呐喊出了:爷爷总是学习学习!有一次事隔几天,爸跟我说道:那天我想让成成学会习,他跑过来打了我一拳!能感觉到爸有点想笑,又有些不解和委屈!关爱,希望,督促,终至唠叨,对抗与无奈,这真是一个被学习扭曲的爷孙感情的好样本!
我爸和成成的关系,对我是个重要的提醒和隐喻:
如果父母缺位,爷爷奶奶只能选择顶上,没有和孩子深度的连接,巨大的代沟让爷爷很难同理现在的孩子,没有合适的引导方法,长期下来,不管对祖孙关系,还是对孩子的学习动力,可能都会是一场灾难!
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对孩子希望太重,管教太严,又不得方法,对亲子关系也会是灾难,育儿的过程,是父母的修行,是不能逃避的课题,除非你不把他生下来。
思考了很久,我和老婆决定让爸妈安心回老家养老了!我们育儿的一些操作,包括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其实他们不认同。爸妈希望的是,趁着我们给你们带孩子,你们好好拼事业,好好赚钱吧!赶紧再买二套房,手里存个几百万,嗯,这样心里就踏实了!但我现在逐渐接受,不要鸡孩子,允许孩子开始走得慢一点,但作为父母,让孩子走得慢,就必须付出更有质量的陪伴,Yes I do ! 我们愿意!毕竟父母和孩子的缘分,是渐行渐远,该陪伴的时候好好陪,该放手的时候,就大胆放手吧!
说到放手,临到爸妈坐上火车,我才多了一层感悟,这么多年,我对爸妈,爸妈对我,又何尝不是一种依赖和不放手!爸妈回家的真正含义,是我和老婆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不再依赖!
爸妈到家第二天,我打电话过去,电话里他让我把大孙子叫过来说说话,忍不住以“成成,作业写完了嘛?”来开场, 我心里一乐,赶紧喊停,我说爸你都回山东了,就不要再抓学习了!当然我知道爸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跟孩子聊天时,容易把学习当作话茬。你看,爷爷就是爷爷,隔着长江淮河,也这么关心孙子。虽然爸还在抓学习,但现在我们和孩子们感受到的,就是爷爷浓浓的爱了!可见对所有的关系,距离都产生美!
好了,希望爸妈健康快乐,我们会加油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