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7月13日创业板指数单边上涨见顶以来,至今天为止A股经历了整整两个月的横盘整理期,过程极为磨人。尤其是周中高层发出严控炒差风的信号后,创业板在本周一边下跌一边创出惊天成交量,我的账户市值也因此承受了大幅回撤,吃了一周的大碗宽面。与两个月前的火热相比,现在的市场温度无疑接近了冰点,再没有人高喊牛市的口号。经历了一个夏天,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入夏时的壮志凌云在夏末都逐渐衰减至无限接近于零。但从创业板指数的月线来看,经历了两个月的震荡下跌之后,指数依旧处于五月均线之上,可见当时七月初如火般的疯狂上涨有多么凶猛,其中又蕴藏了多少风险。
周末从数据上来说有一定的好苗头呈现。首先是水源方面,在7月市场预期货币边际收紧且7月份数据确实按预期下降的情况下,8月社融数据环比翻倍,远超市场预期,市场对货币转向的担忧得到了一定缓解。这对于高估值的消费股也提供了暂时的支撑,有利于指数的企稳。当然,消费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已经完全丧失了赔率,不必再费力关注。反倒是同样受益的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行业,在大盘连续34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且券商指数得到充分整理的情况下,必然会在蛰伏中迎来爆发的奇点。其次是周五市场已经明显缩量,深股通也开始恢复买入,结合市场上牛市之声不再,可以说做空力量已接近衰竭。
对于我自己而言,目前还是应当继续忍受持仓个股的下跌。既然选择了与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共成长,就没有只享受胜利不忍受煎熬的道理。世上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对于做成长股的投资者而言,股市里大多数时候都是短线客博弈的垃圾时间,真正对于企业有价值的定价只在一年里的几个关键时点。例如发布各个季度报表以及进行重大经营决策的时刻,那也是我需要认真参与的时刻,其他时候尽可以放轻松甚至远离市场。博思软件在员工持股计划流产之后经历了不少大资金的撤退,股价跟随大盘缩量调整至今。而新媒股份因市场担忧二季度数据反映的一系列包括增速放缓等问题而同样经历了大资金出逃,调整幅度比博思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甚至让我浮亏了将近16个点。但从大方向上,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问题,这两家企业未来的模样完全配得上更高的股价、更大的市值。近期有观点将东方明珠与新媒股份作类比,认为新媒商业模式的空间实属有限,这个说法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即使有天花板那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更何况其实新媒的生意模式与东方明珠并不完全一样,从业务的毛利率上就可以看出来。自2017年起,新媒两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一直稳定在50%以上,这也是我认为它更接近优质消费股的重要原因,这明显是一桩很好的生意,且关于宣传渠道的政策稳定性比免税行业甚至要更强。接下来的四季度,无论是博思还是新媒,都将迎来一年中最重头的冲刺时刻,耐心些,再耐心些。
本周依旧无任何操作。
声明:本文所提指数及个股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人均不建议买入,据此买卖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