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十多年,总是遗憾吃不上一碗正宗的重庆小面。按理说,身在首都、餐馆遍地,尤其川味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庆小面馆也逐渐在大街小巷出现。可是,纵然在北京进过不少或大或小的“重庆小面”馆,品过的面条虽然筋道,调料也是椒红葱绿、辣味飘香,可总感觉少点家乡小面的味道。
我总觉得,火锅是重庆的名片,小面是重庆的代表。今天不说思乡,只忆美味。
在重庆,小面从来都不是登大雅之堂的美味。印象里,吃小面总是作为匆忙赶路的凑合之举,或早起上班、上学,不愿再吃油茶烧麦、米粥小笼包的临时应付。我们去的是路边的小面摊。几张油迹斑斑的木桌,配上腿脚有些摇晃的凳子,烧着蜂窝煤或者液化气的火炉,炉上支起一口铝制大锅,一个小面摊初见雏形。
摊主总是兼任老板、账房、伙计:他们站在路边招呼着食客赶紧坐下,殷勤地问要味重面硬的干溜,还是菜多辣少的宽汤。食客坐下后,他们走到摆着酱油、醋、香油、辣椒、葱花等十几种调料的调料桌前,端起准备盛面的搪瓷碗,眨眼间就麻利地打好调料。然后,他们娴熟地抄起一把面,抓过几片菜叶,直接扔在面锅里,架着足有手臂长的竹筷,几经挑拣,一碗热腾腾的小面就新鲜出炉。
经济宽裕的食客总会叮嘱店老板加勺豌豆杂酱,或直接点碗红烧牛肉面、肥肠面。搪瓷的面碗多了几坨炖烂的牛肉、几片耙软的肥肠,配着辣料鲜红的汤汁。这样的面条在我小时候总是无比诱人,它可以是一次考试胜利的奖励,也可以是亲友久别重逢的款待。
与北方的打卤面不同,重庆小面把十几种佐料配成的调料置于碗底,等面锅沸腾过后赶紧盛一勺面汤浇在佐料上,趁热把调料的鲜、香、麻、辣激出来。几秒钟后,要立刻从锅中挑出几片菜叶放在面碗里。一转身的功夫,又把下锅的面条用竹篦勺捞出放在面碗里。这调面、煮面、挑面的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像是简单的家庭烹饪,仔细琢磨更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
吃重庆小面,入口的是面条,吃的却是调料。在重庆,辣椒是主角。一碗小面里挑选辣椒油更是无比讲究。听家里的老人说,辣椒要选贵州的大红袍辣椒做底,因为它色泽光亮、切碎好看。加上海南的朝天椒配合,用油反复翻炒烘干,接着用木槌捣碎,把辣椒面加上热油煎制,外加带有独家秘方性质的草果、核桃壳、芝麻。辣椒油才算正式出锅,虽然这份辣椒油颇具周折,可是它的鲜香、醇厚也的确费尽心思,让人过口不忘。
家乡的小面调料除了普通的酱油、米醋外,还要加上芽菜、碎花生米、芝麻、葱花、花椒粒、胡椒面、蒜泥水、姜水…还有面碗里添加的菜叶,春天是新鲜嫩绿的豌豆尖,夏天是脆生的空心菜,秋冬是莴笋叶。北京是少吃豌豆尖的,现在时不时想起当年的面碗里的豌豆尖配上麻辣的小面,红绿相间、色彩悦目,还不用入口,卖相已经让人垂涎不止。
在老家,我总是爱在早晨吃碗小面,面条价格不过五元(好几年前,甚至是两块钱就吃三两),面摊也林林总总、味道不一。面摊前的灶台总会围着几位食客,他们看着老板把面条扔下锅,叮嘱几句“面要煮硬点”,“菜要多放点”才放心地回到餐位上。或者,他们趁着老板煮面的空挡,把手中拽着的筷子,在沸腾的面锅里轻轻烫下当作高温消毒,又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老板给挑起出锅的第一碗面条。
我总想,老家人为何把一碗麻辣鲜香的面条称为“小面”。也许是由于它的制作并不复杂,工序简单到家家户户可以在自家厨房就完成。也许,由于它的平淡无奇、无贵无贱,充满太多浓郁的生活气息,包括随手可触的人间温暖。
所以,总会在街头巷尾看见:衣着光鲜的食客,与穿着普通的棒棒,还有身份尊贵的名流同店而食,互不嫌弃,他们或挤在同一张餐桌上,或端着碗站在马路边,或把高一点的塑料板凳当面桌,享受着小面的美味。高兴了就彼此聊几句龙门阵,心情一般就狼吞虎咽地把面条吃光一顿面条。面汤都是美味的,大款和平民都会在吃完面条后,仰起头把面汤一喝而光又砸吧砸吧嘴,或钻入豪车或走向公交,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
我总以为,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是山城儿女性情的写照。在这座山高坡陡的城市,我们做事麻利、性情热烈,所以小面可以简单至极、即刻便上。但这个经历无数峥嵘的城市也在时代的洗涤中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一碗小面也可以做得用料考究、推陈出新。
行在异乡太久,鬓毛未未衰,乡音却早改。每次回家看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真让我疑虑这曾是我生长近二十年的城市。可是,关于家乡美食记忆尚在,它们在归乡的路上或思乡的夜晚铺面而来、难以抵挡。
孟非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他家附近开一家只放七八张桌子的重庆小面馆,让南京的重庆人吃到家乡的味道。最近,我的一位同学辞去了京城的高薪,回重庆拜师学艺,打算回到京城开一家特色小面馆。我常想,要是哪一天早上,我可以在生活的城市,随意走进一家小面馆,老板用家乡话和我寒暄,我说赶紧上一碗干溜小面,多放葱多加辣。这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