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王子》上映,关于影评,我听见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看了它会笑,大人们看了它会哭。”也看见空间里被“从开头哭到结尾”这句话刷屏。于是很好奇地,我去看了一场影厅爆满的《小王子》。
看到影厅里挤满了的小孩时,我知道自己今天不用只为看电影而来了,所以我开始注意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态度,灯光关闭屏幕亮起,孩子们的叽叽喳喳稍微收敛了一点(真的只是稍微!),大人们的训斥声渐渐高了起来。后座的小男孩问了我至少三遍“你是第几排。”说实话我并不生气,反而是孩子妈妈怒气冲冲打着孩子的手,“说了要在电影院安静的!”我顿时觉得这场景和电影开头的压抑画面毫无违和感。
但是看电影的心情不能就这样被破坏,我整整心绪认真看电影。半个小时后,一位lady匆匆赶来,匆匆坐在我右边,匆匆拿出一包抽纸……匆匆开始哭,我还以为她钱包丢了,后来才发现她是被电影“感动的”——小王子穿过玫瑰林而悟得爱情时,我听见抽泣,别人听见狐狸告诉小王子“最珍贵的东西肉眼是看不见的”的时候,我听见抽泣……甚至在“王子先生”秀蠢萌丢了三根扫把全场哄笑时,我仍能听见哭泣。我怀疑她是看了那句影评后才来看的,不是为了小王子和童年,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个怀旧的人,是个有童心的人。
当她好不容易用完一包纸的时候,电影也基本结束了,左边孩子的妈妈忽然惊醒,茫然看表,“孩子,你仔细看了吗?恩,那好,是不是这样回家就可以写一篇作文了?”……
电影一结束我就拉着伴侣逃出那个本以为会充满童心和怀念的影厅,我不想再听见更多的妈妈要求孩子写这篇电影的“观后感”。
我知道电影的每一个细节,孩子都是在认真体会,铭记在心,也许还会在睡前再悄悄拿出温暖一遍。却不知道大人们看这电影时,有多少回忆被勾起,还是更多在想着“明天的工作怎么办。”、“孩子写观后感时应该写这部分剧情。”、“明天的会议我会不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之类的事情。
孩子看了会笑,不是因为他看不懂,而是因为小王子的内心仍和他们的内心共鸣着,他们还没有失去珍贵的东西;大人们看了会哭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懂了,他们大多数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丢失了的童心是多么的重要,很多大人哭,只是因为他们想得到同情和关注,就像《小王子》里面摘帽子的人。——小孩也许会变成大人,但大人永远也变不回小孩了。
我以为,大人们看完《小王子》后,会像小王子——曾经的他们自己一些。却发现走出电影院的大人更像电影里的国王与数星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