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有人读到历史,有人读出友谊,有人看到文化,有人感受到怜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不同的国度,相似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曾那般美好。如同一首歌唱的那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在回忆童年时,映入眼帘的是种种美好,蓝蓝的天,过不完的时间,想要长大的急切,天长地久的友谊,玩不够的游戏……主人公的也童年也是如此,美好的让人感觉不真实。许多人喜欢怀旧,因为在那个时候,才能找到不属于现在的美好。
《追风筝的人》描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美好的童年,一起玩乐,一起参加追风筝的竞赛。直到一天,阿米尔因为自己的胆小、懦弱在哈桑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了躲避,导致哈桑被人欺辱。内心里道德的谴责让阿米尔不敢面对哈桑,为了逃避负疚感,阿米尔用诡计嫁祸哈桑,导致哈桑远走他乡。好景不长,不久之后,阿富汗爆发战乱,阿米尔随着父亲一路逃难,最后来到美国。阿米尔在美国读书,结婚,阿富汗的往事仿佛已成过去,直到阿富汗战争爆发,父亲的朋友拉辛汗临终前的召唤。童年的往事一幕幕浮现,拉辛汗揭开了埋藏多年的秘密,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阿米尔当年的背叛与出卖哈桑都了然于心。拉辛汗希望阿米尔能够回到阿富汗做一件事情,为自己赎罪。带着对当年背叛的深深的负疚感,阿米尔踏上了回阿富汗的危险之路。回到故乡,当年的一切已经不复存在,战乱毁灭了阿富汗的一切,物质、道德、文化……阿米尔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希望能够将索拉博带到美国抚养,减轻自己当年背叛的负罪感。最终,阿米尔费尽种种波折终于把索拉博带到美国,阿米尔曾经的“欺骗”对索拉博造成的伤口却需要时间一点点来抚平,天空再次飞起风筝,索拉博冷漠的眼神开始有光。
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几次合上书沉思,为哈桑与阿米尔美好的童年,与记忆中那蓝蓝的天。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情,对过往的怀念难以克制的流漏出来,在哈桑离开时,竟然莫名的落泪。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离开白沙瓦为分界,前半部分对童年的回忆描述,情真意切,读来让人动情,忍不住去回忆自己的童年。后半部分有点主旋律的感觉,就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故事味道太浓,给我的感觉就是小说。和菜头对后半部分的评价“那么该书后半部就是一个美国的阿富汗人在想象和塑造阿富汗,为的是把阿富汗烤馕揉成便于美国读者消化的汉堡,而且还涂抹了很多让人觉得可口而落泪的番茄酱”。前半部分写的大赞,作者放任自己感情,仿佛只是要用笔头回忆那曾经美好的童年,但却足够感动我,后半部分写的有的苍白,感情不够,似乎是为了取悦美国读者写的,太过的巧合,太明显的故事,太露骨的主旋律(额,貌似乱入了),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
其他的一些感受:
在这之前,对阿富汗的历史了解太少,印象中,那里就是一个战乱频发的地方,人民生活凄惨,政府糟糕,贫瘠,落后。完全没料到,跟随者作者的脚步,带我们去看了一眼真实的阿富汗,那里也曾富饶,也曾充满欢声笑语,有曾有一套约定的规则,也曾和平富足。可怕的战乱,毁掉了一些,那里成了贫瘠、战乱的代名词。当然,这个印象也有可能是个误解,只是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澄清。因此,我更加佩服作者的伟大,用自己的感受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阿富汗。当下,不少人对中国大陆有误解,根源在于不了解,可能是缺少优秀的作家,既了解大陆的情况,又能够用外界能接受的方式去讲述吧!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道德,世界并不一定非得按照西方的规则来。阿米尔的父亲在阿富汗可以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美国却处处碰壁。他无法接受美国人的那套规则,他和那些阿富汗人已经认可了一些规则,感觉很多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在美国人眼中却未必如此。我觉得规则这东西,只要双方接受,就是好的,没有必要非得只有一种规则。在欧美人眼中,阿拉伯国家太专制,人民生活凄惨,但是,如果阿拉伯人都接受这种差异,有些人甘愿接受低人一等,处在高人一等的阶层并不做的太过分,似乎也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