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有搞合约的霉运。
有个要跟公司租地做太阳能发电厂的,谈了许久,20页的英文合约看了许多次,每次条款有点变动就得从头一字一字再看起,否则不知道同意了的地方有没有改掉了。最后,这单生意并没有谈成。
又有另一个要租一点点儿的地做一个电话塔的,那是一个小生意,一个月千五元,要停止只要给几个月通知,这就没什么可怕的,可是那是一份马来文的合约,看得我吐血。幸亏后来征求到对方同意签署英文版的。
然后,我私人的两间闲置多年,亏本的工业店,突然有人要租其中一间。我廉价租了给他(十年前的租金千八,如今准他千三),条件是什么坏了都别叫我处理,你自己搞定,连水表电表你也自己申请。至于合约,我自己打一份。我拿十年前由产业经纪公司做的合约,十八页简化成四页。
然后,公司的一间店的老租户(租了十多年了,我们十多年没起过一分租金),自疫情以来一直抱怨生意难做,租金有时不交,有时交一半,突然要我再做一份新合约给他,他要凭它向银行贷款。
记得几年前他曾经有需要用到,要我做一份合约,我没去找律师或经纪,自己【依样画葫芦】做了一份给他,让他拿去政府部门打印花,然后给我一份,他没给我一份。我说,把旧的那份拿来给我,我照样子做一份给你。
今天他把旧的拿来给我了。那是2017年我弄的。打开一看,我笑了:只有四页。
原来我不是现在才聪明的。2017年的时候,我已经懂得把十八二十页的东西弄成四页。
自己做合约,虽然是拿律师楼做的合约来依样【画】葫芦,可我画的是【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