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兵是我梦寐以求的军衔,新兵一年多次做梦自己已经挂上了上等兵军衔,这对于我来说比什么都美好。
2007年12月中旬当时我还没有授衔,还是列兵军衔,炊事班长找到我说,炊事班刚复原了一个,需要补充一个到这里,我当时肯定是拒绝的,因为在连队再苦,肯定不习惯炊事班,又脏又累,每天还起来那么早,后来副营长找到我说这是营里的决定,因为现在挑选炊事员都是从优秀的训练尖子中产生的,我当时也是特别排斥的,但是没办法只有听从上级的安排,加入炊事员这个行列,刚下炊事班的第一天,炊事班长就让我上手炒菜,当时可是八九十号人的饭,我想肯定不好炒,因为在家里我一个菜也没炒过,拿起向锹一样的锅铲翻起那么重的菜,班长就在边上给我加盐,味精等调教,第二天我就一个人自己开炒了,后来慢慢的变得熟练起来,我也从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向一名合格的炊事员正式转变,当时炊事班后面有一些训练器械,我一闲下来我就会去训练训练,所以体能一直保持的非常的好,和我一起下去的有张涛,钟世波,现在这两个还在部队,当时我为了不在炊事班干,我想过要成为一名驾驶员,后来因为512地震,然后没去成,我们全营都拉到了甘肃陇南文县碧口镇抗震救灾,当时的我也就是我人生中最单纯的自己,出去了之后啊,感觉心情特别特别的好,我们也没有呆多久就回到了天水。
上等兵对于我来说真了不起的军衔,我感觉他在我的肩膀上意义重大,时刻我就在反思我自己当上的兵,会不会像我新兵那样被上等兵欺负?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就算我当了三年兵,我也会好好对待新兵,因为他们就跟我当年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但是呢,我要好好去教,好好去引导,而不是粗口辱骂,等等甚至动手动脚。
以前部队上有一个传统,我感觉就特别特别好,哪怕比你早当一年的兵,那也是叫班长,现在这种传统啊,慢慢都丢掉了,现在哪怕你长当早当几年,然后不在班长的岗位上,别人也不会再叫你班长,可以说这也是条令的规定吧,以前我们那个也属于是老传统老观念,但是我感觉那样也是一个促进啊,上下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兵退伍新兵下连,这也是部队的一个传统,送走了老兵新兵就成了老兵,就应该好好过年了。我当时对手底下几个新兵都特别特别好,他们和我的感情也特别特别好,一个池亚兰,冯瑞国,潘永杰。虽然说这几个小伙子经常偷一偷懒,然后聚到一起抽抽烟什么的,但是那时候的我们真的特别特别的单纯,而且不像现在这样,内心复杂思想极度的,为了自己不择手段,那时候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战友感情。等我逐渐成为一名四级军士长之后啊,充分的认清了部队很多优势劣势和不足,自己也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摸爬。
我第3年的时候,虽然说比较年轻,但是啦由于工作比较出色,完成上级任务比较好,保障任务比较得力,第3年就被营里推荐成为了炊事班长,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信任,也是对我的一种考验。说实话,炊事班长任务重大,压力也大,全连将近80号人的,吃饭就交到我的手上了,我也就第2年干了一年,根本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呢,因为当时那个司务长刘红志是我们四川老乡,对我呢,也是相对比较照顾的。所以啊,我的工作开展起来也不是很困难,当时我的手底下有5个上等兵,一共加我6个人。下面这5个人我看分别是高波(湖南人)、严太刚(重庆人)、龚海平(江西人)、池雅兰(青海人),潘永杰(河南人)牛平方(??)、(??)还有一个河南信阳的,暂时想不起名字了。但是当时这几个人对我的工作特别特别的支持,完成赋予自己的任务也是特别特别的好。我们分工明确,主食副食分开切菜拖地,打扫卫生,整理库房的都是分开的,导致一年以来工作开展都非常的平稳有序,刚好我当炊事班长这一年是2009年,全军组织首次跨区机动演习,当时我们师是整建制全员全装分为空中,铁路,摩托化机动三个方面,往洮南军事训练基地集结。我很有幸被抽选为先遣组,但是先遣组保障任务也特别特别的重,每顿饭可能就只有20分钟时间,几天啊,基本上都是以吃面条为主,我们下面都是用铁皮灶,便于组装和拆卸,每次别人吃完了,我们吃不上饭不说,还要把东西收拾好,垃圾掩埋好,但是当时也是快乐的,吃不上饭就吃不上饭嘛,车上还有零食呢,后来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啰里八嗦说了这么多,但是也作为一个回忆录,以后给自己儿孙留一点曾经的父亲的回忆,上等兵并不是我人生中的结束,而是我军旅生涯的开始。(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