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做人,本分做事”,这恐怕是儿时从父辈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了,也是早已镌刻在脑海里的人生准则,更是传统教育一直倡导的积极的正能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些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或涉世未深的菜鸟,眼里满满的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非黑即白,坚持做自己,并以此准则作为人生信条,但未过多久,便顿觉,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各种暗流涌动,刀光剑影,当信仰遭遇现实的拷问,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多少有些怀疑人生。
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老板看中和提拔的人,往往员工没有几个信服的,或许有些还被员工所鄙视;而员工眼里的好人,却很难入老板的法眼,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老板是睁眼瞎吗,其实只是老板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1. 大家眼里的跪舔马屁精,在老板眼里是忠诚。
这点可以说是职场中最为诟病,但同时也是最容易上位的几大法宝之一,人人都讨厌拍马屁,不喜欢低眉顺眼,但最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多或少都有违背自己内心的行为,怪不得有人说,我们到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样子。
这类人的生存哲学本就是实用的利己主义,因为他们深知,没有人不喜欢被认可、被尊重,特别是老板,在经历了众多风风雨雨后,本就自我感觉良好,有些还很膨胀,这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满脸的崇拜和敬仰,唯其马首是瞻,请问如果你是老板,你能拒绝这种人性天然的自我吗?
特别是老板在某件事情上与公司其他人有分歧时,即使老板是错的,这类人也会假惺惺地伪装成老板的铁杆粉丝,毅然决然地站在老板这一边,纵使被他人讥笑或鄙视,也无所谓。
在老板看来,这类人是自己的同盟军和知己,坚决的拥护者,如此忠诚可嘉,试问有几个老板能抗拒得了?
2. 大家眼里的投机取巧,在老板眼里是会做事。
职场中还有一类人,尤其是中层,老板不在跟前时,能和稀泥就和稀泥,扯皮推诿不断,没有责任感,但当老板出现时,简直判若两人,满眼都是工作,嘴上说的,全是老板喜欢听的,当老板说上句,他立马下句就递了上来,默契十足,行动上体现了绝对的主人翁意识,这一切都让老板很受用,老板觉得他们太会做事了,简直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正所谓:你看见的,未必是真相。
但作为老板来讲,他只能见到表面的,即使有人跟他说,这不是事实,他也很难相信。因为中层距离自己更近,沟通也更频繁,自然似乎更熟悉一些,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老板们都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即使后来被证明是错的,仍不愿意面对.
反过来,有一些人太老实,老板在场不在场,永远都是一个样,觉得没必要装模作样,更愿意做本真的自己。不能说这种人不好,只是相较善于投机取巧者,他们升迁和被提拔的机会要少很多,毕竟老板的看法最重要,眼光朝上,本就是职场进阶核心。
3. 大家眼里的有城府,在老板眼里是成熟稳重。
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城府很深,要小心。那么大家眼里的城府深,都是些什么呢?比如有心机,深藏不露;有些也会偶尔装傻,以此掩饰自己深不可测的内心;遇事沉着冷静,即使内心波澜起伏,表面上依旧风轻云淡。
举一个很生动常见的例子,一般人在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情绪上必然是激烈的,言语上有时也会冒失,但城府深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们会适时缓和下气氛,然后和颜悦色地继续聆听,并逐渐引导对方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前进。相反,胸无城府的人,直接就是针尖对麦芒,非得争个输赢不可,绝不会妥协。
按道理来讲,城府深的人,情商都高,懂得回旋虑,深谋远虑,与人相处,有时别人还会有如沐春风之感,毕竟城府深的人,会懂得营造气氛和把控大局,但为何大家就是如此的心生厌恶,竟然还是喜欢直肠子的坦诚率真,原因就是:真诚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在老板看来,这类城府深的人恰恰可以做管理者,有大局观和恰到好处的处事能力,这点正是老板看中的,至于真诚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管理好大家,为公司谋利益,这就是最佳人选。
4. 大家眼中的不做事,在老板看来是会管理。
职场中有两类管理者,一类是亲历亲为,什么事情都喜欢冲锋陷阵,奋战在一线,另一类是让下属活跃在前台,自己在幕后遥控指挥。
这两种各有利弊,如果是前者,由于对一线了如执掌,在决策时较少走弯路,但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经常不能很好的兼顾,如果是后者,管理者可以将精力放在较为重要的一些事情上来,避免被日常琐碎的杂事缠身,但由于与一线脱节,加之反馈环节不力,很有可能是纸上谈兵。
但也有些管理者用后者来为自己开脱,比如明明不想做事,却跟老板讲,自己要锻炼下属独当一面的能力,美其名曰:为公司储备后续人才,避免断档。
老板也觉得这才是管理者的本分,不要总是一个人闷头做事,要组织大家一起干事,否则与基层员工有何区别,更谈不上管理。
结果可想而知,有些事情,下属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的原因,不是将事情办砸就是拖拖拉拉没有效率,而管理者由于本就不想做事,也很少过问或督导,因此结局可想而知,最终受伤害的一定是老板。
总结以上,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便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与立场,没有好坏区分,只是角色要求罢了。
小职场,大社会,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红与黑(zhichanghongyu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