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家里新到了几条鱼,其中有一条鱼非常自闭,整天躲在石头缝里不出来,喂鱼食也不吃。
每次都要把鱼缸里的石头一个个拿起来,才能找到它,有时候好不容易把它从石头缝里赶了出来,它之后还是会偷偷躲进去。
一个星期之后,不怎么进食的它和其他几条同品种的鱼相比,体型瘦小了很多。
有时候看到它,感觉特别孤独,我还开玩笑地说它可能有“鱼群恐惧症”“自闭症”或者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有时候想着,不然就不要强迫它好了,让它自己待着算了。
可是,人就算再孤僻也会吃饭喝水吧,这条鱼一孤僻起来,居然可以不吃东西。它自己躲起来倒是开心了,弄得别人在旁边瞎操心。
有那么几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和那条鱼特别像,看起来都有点孤僻,远离人群,喜欢自己待着。
02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比现在要开朗一些,那时候我总以为自己是性格外向的人,但后来才发现,其实自己挺内向的。
后来听过一种说法,判断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就看你在工作一天之后是怎么恢复能量的。
外向性格的人,选择从热闹的外部世界获取能量,而内向性格的人,则选择在安静和独处中获取能量。
而我,基本上能整天整天地待在家里,即使一个月不出门也没什么影响,不会憋得慌。显而易见,我是内向性格的人。
曾经,我特别羡慕外向性格的人,觉得他们很擅长跟人打交道,沟通能力很强,情商高。
而自己在这方面似乎有点笨笨的,不是说错话,就是表现得像是一个认生的孩子,非常不成熟。
但后来,我觉得内向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情感细腻、专注、有耐心,当我真正接受自己的性格时,“孤僻”“孤独”这类词也变成了褒义词,和自己独处也变成了非常舒服的一件事。
03
前天看到鱼老师的公众号里写到了“孤独”这个词,什么是孤独,大概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对我来说,孤独就是:在一个很大很空旷的玻璃房里,住着一个人,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它和现实中的我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喝水、会睡觉,只不过它做什么都没有人回应。
它就是孤独时候的我,每当我开启孤独模式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悄无声息地走进了那个空旷的玻璃房。
也许在外人看来,它很孤独,可实际上,它很享受这种孤独。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只是有些人能接受它,并且和它相处得很好。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忍受它,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逃避它。
所以,与孤独对抗的人和与孤独为伍的人,有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