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汉呐,东京塔的灯灭了。
-唔,到睡觉的时间了呢。
在图书馆的架子上,发现这本书,先是被手写的封皮所吸引,脑海中紧接着就回响起了澈汉的名场面对话。
这就是借这本书的契机。
日本文学实话说我接触的不多,村上春树的小说读起来总有种不适感,而这本书却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单亲”背景,还是年少一个人选择离家外出求学的成长经历,让我倍感熟悉。阅读的过程,也让时空列车载着我穿梭回到了过去:十几岁的年纪懵懂地亲历了死亡,那冰凉的触感,此起彼伏的呜咽,喧闹中的无力,对未来的惶恐,以及出殡之后萌发的奋发图强的执念,当同龄朋友在为少年少女的悸动而苦恼的时候,我已经被迫长大,被迫与大家分离。
主人公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依赖是非比寻常的,但很可惜的是他醒悟得太晚了,母亲去世后,他才明白有些话还未说出口,自己作为子女所做的还不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是最可惜的。所以我绝对不要留有类似的遗憾,和妈妈的关系,不要妄图改变她什么,要倾听她的想法,多和她表达爱意。不要让自己后悔。
主人公在年少时,体现了超乎同龄人的懂事:从来没要求母亲给买贵的衣服、玩具,但母亲从未亏待过他。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我小时候,妈妈给我也买过很多衣服,她夸我是个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会给我买发夹,梳头神器。在同龄小朋友中我可能不是最时髦的,但我的穿搭蕴含着妈妈的爱。可是到高中之后,我逐渐不喜欢妈妈给我买衣服,个人审美的养成使得分歧产生,我渴望融入同龄人的世界,自然对妈妈的心意产生了厌烦情绪,为此也和她吵过很多次。正如主人公在东京上高中时堕落、不和家人沟通一样,我也有过叛逆,只不过不是体现在逃课、留级这些方面,而是熬夜追剧、看小说,很长时间不和家里联系。这种堕落没有让我体会到心安理得的快乐,反而被一种淡淡的忧郁所笼罩,我既脱离了家庭也没融入同龄人的社会。庆幸的是,我没有持续那个状态,而是很快调整过来,虽然现在还是学生身份,但对于未来人生的思考,自认为还是比男主成熟一些,至少没有丧失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掌控感。
文中父亲的角色真实是可有可无的,这和上一本读到的《圣母》很像,上一篇是站在妻子的角度描绘丈夫角色的缺位,这一本是站在儿子的角度叙述父亲角色的缺失。和我的情况不同,爸爸是因病去世,无论他作为一个父亲是否称职,就他已经去世这一个事实来说,我的记忆会不可避免地美化他,经过时间岁月淘洗留下的片段也是倍显珍贵,我不会去责怪他。而现实中很多男性在家庭中是扮演透明人的角色,无疑这会引起更多的问题,所以这也在反复提醒我寻找伴侣,组建家庭绝不是仅仅只有爱情一个因素,对家庭是否负责也很关键。
今天是世界图书日,很高兴有这样的空闲时间可以进行读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