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又翻看了读书会第一次线下活动时的照片。是两年前的五月三十一号,星期日,在北科大图书馆一层一个不大的咖啡馆里。
第一次见面,却像是相识很久,我们聊读书,也聊生活,那种相似的磁场让每个人都很兴奋。
刚好那天中午我要出差,活动参加到一半就拎着箱子奔机场了,不舍得走的心情萦绕了我大半天。但在之后的一年里,我保持了一整年线下活动全勤的记录,足以见对它的爱有多深了。
十天之前,我终于如愿成为了北京十点读书会班委群中的一员。进群那天,便承诺要在五月份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表白读书会。因此,这篇文章是兑现承诺,更是表达爱意。
两年前的五月,读书会第一次线下活动,我深度分享了武志红老师的系列书籍,与二十几位小伙伴一起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两年后五月,我们又相约读剧本,一边喝茶一边回忆这两年里发生的故事。
地点从学校的咖啡馆,变到了南锣鼓巷一个小剧场的露台上,有老朋友走,也有新朋友来,天气都很炎热,心情一样美丽。
两年来,在自己身上有了很多变化,其中有些便是因读书会而来。就像相处久了的情侣,也会互相影响一样。
那么,就当是谈了一场恋爱吧。
借此文,想同你们细细讲述我与十点读书会的恋爱故事。
一、“我终于可以公开谈论读书这件事,而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了”
这句话第一次在头脑中出现,是在加入读书会大概两个月的时候。
那晚睡前我照旧半躺在床上看书,又读到一个特别喜欢的段落,就随手拍下来发了朋友圈。具体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发送出去之后,我突然想到:咦,好像现在我可以很自然的去分享书了哎。
在朋友圈分享读书这件事,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原本就不存在障碍。但对从前的我来讲,这的确是件困难的事。
一是担心别人会觉得我在秀,二是即便发了也很少会收到想要的回应,只常常被称为“文艺青年”而已,这多少也让人感到沮丧。
读到一本好书,最希望的事情,莫过于刚好有人也读过且同样喜欢。
读书会微信群刚成立不久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姑娘发了一条消息,问有没有人读过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
她说自己中午在公司读这本书,哭了个稀里哗啦,同事以为出了什么事,都跑过来安慰她。那时我刚刚读完这本书,阅读时那种因为文字太粘稠而喘不过气的感觉还没散,就很激动的和她聊了起来。
彼时还没有举行过线下活动,我们也还没见过面,但那次以后就已经觉得是交心的朋友了。
于是分享书的顾虑,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化解了。
我知道,即便我读的那一本书还没有人读过,因为看到好书而忍不住分享的心情,也是一定有人懂的。
二、“原来我也可以影响他人,用读书这件小事”
时间久了,便慢慢发现分享这件事,本身就具有神奇的力量,它会改变分享者自身的磁场,进而影响身边的人。
在我丢掉了公开谈论读书的顾虑,开始持续地分享书、分享读书会活动之后不久,就发现朋友们对我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他们开始接受读书这件事是我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念头;也开始询问我关于读书会的具体事项,而不再有“只是因为太闲才去参加”的想法。
于是我才明白,那一开始的误解并不是他们的原因,而是我自己遮遮掩掩的态度,促使了误解的产生。 当我认真而坦诚的时候,改变就自然发生了。
影响力这件事情,或许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十点读书的创办初衷,就是为读者推送优质文章,这是林少口中“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北京十点读书会的负责人谭妈则跟我们说,她并不追求去做读书读得最多的人,但她想要去做一个持续推广阅读的人。
我呢?好像并没有想过要通过阅读去影响谁,只是一直在读,在分享而已,但影响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我想在这两年里,一定有个她曾因为我的分享而去读了某一本书,也会有他在某个时刻重新思考过读书这件事。这就很美好不是吗?
所谓影响力,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吧。认认真真做自己喜爱的事,大家看你玩了这么久还一直在玩,甚至越玩越开心,自然会想要过来看看。
三、“我克服了社交恐惧,并越来越了解自己”
不只我自己一个人,曾讲过因为来了读书会而克服了社交恐惧的故事。
爱读书的人里,一半人都爱写作,而爱写作的人里,又有一大半是害怕社交的。这不是绝对定律,但一定是普遍规律。
像我这样,一坐到饭桌上就浑身不自在,一被丢到陌生人堆里就如临大敌的人,当初决定加入读书会,也是暗暗下了不小决心的。其实直到第一次线下活动之前,自己内心都还是有些恐惧的。万一去了其他人都聊得很好,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好死不死自己还报名了深度分享,提前一天在家里演练了十几遍,依旧忧心忡忡。
对啊,当时的我就是这么怂……
但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的是,那天到了现场之后,从忐忑到放松再到兴奋,我大概用了二十秒就完成了。那之后我就跑去跟大家打招呼,又主动去找那位喜欢《沉默也会歌唱》的姑娘,聊了啥都忘了,只记得自己当时心情特别的好。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刻的好心情,不仅是来自见到同频的人的兴奋,也来自这样一个突然开了窍的想法——
原来我不是不爱说话啊,也不是不爱认识新朋友,甚至也不是我一直自认的社交黑洞,那只是因为,我之前所经历的社交,都不是我想要的啊。
这一个念头的出现,一下打破了多年来阻挡在我成长路上的一道高墙。
打破之后,很多改变就轻而易举地发生了。我越来越了解并接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有什么弱点。
现在的我,早已接受了自己内向的性格,和不那么擅长社交的弱点,但也明白了内向其实是我敏感的来源,而敏感让我拥有着比多数人更强的感知力,这种感知力会让我的世界丰富许多。
如果现在让我拿敏感去换一个外向的性格加社交达人,那我也是肯定不会换的。
即便现在每次要当众说话时仍旧会心跳加速,即便在同别人聊天的时候,还是偶尔会担心自己是否在让对方感到无聊,但我知道我可以搞得定它们,我会深呼吸跟它们聊聊天,安慰好它们。
我接受了自己将一生与这些弱点同行的事实,而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恨不得把它们一刀砍掉。
无论好或坏,都是我的一部分。
这个道理没有人教过我,我却在读书会里学会了。
但,即便读书会有这么多好处,我依旧认为,并不一定非要加入读书会。就像我也不认为,必须要以什么样的量去读书一样。
只是很建议,如果你也有一个跟谋生无关的爱好,不要一直自己一个人玩,试试去找一些同伴吧。并不只是为了精进技能,毕竟即便像读书这件看上去如此私人化的事情,放到读书会里,也产生了那么多我所没有预想到的效应。
当然,如果还没有这样一个爱好,读书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如果本身就喜欢阅读,就请来找我们吧。
我们是一群因为读书而结缘的普通人,相识两年,在一起做了些不普通的事。
最后,愿与十点读书会相恋一辈子。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