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有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藏。我有幸去观瞻,可仅仅是半天,比走马观花还要走马观花。
这是一间小礼拜堂。一座名为《哀悼基督》的大理石雕像,在这里焕发着超越时空的艺术光芒。我终于走近了米开朗基罗。
这位出生于1475年的天才,他乳母的丈夫,是个石匠。他就是在叮叮咚咚的凿石头的声音中,吸吮着乳汁长大的。乳汁进入了他的肉体,石头进入了他的灵魂。
眼前这座将近两米高的作品,是他23岁完成的。真是石破天惊。一个还满脸是青春痘的小米,刚刚迈上人生之路,三步两步进闯进了一流艺术家的圈子,成了米大师。
我看到的是——圣母伸开一只手臂,把殉难的儿子揽在怀中,姿态亲切轻柔。如同儿子完成了重大使命,正酣然入睡,唯恐把他惊醒。
耶稣几乎裸露的胴体,没有因为失去生命之光,变得暗淡干枯,反倒特别丰满润泽明亮。而圣母头戴一顶风帽,仓促中信手披上的衣衫,有点凌乱,形成许多皱褶。
对比鲜明的艺术处理,会让人感到上帝之子的神圣和永恒。突然传来的噩耗,带给母亲的是惊愕慌乱,以及丧子之痛,在心间烙刻上的道道伤痕。那两束俯视儿子的眼神,温柔平静,传送出对儿子命运的深切理解和慈祥的安抚,还有作为母亲的自豪。端庄的面容,不见一丝泪痕,。可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大厅里分明回响着凄楚的哭号。
米开朗基罗表现的是母子诀别,阴阳两隔之后的短促瞬间,而凝聚其中的内涵,却是久远永恒的存在。人们会发现,圣母的形像,被塑造得非常年轻俊美,与实际的年龄辈分,不大相称。对此,米大师这样说,圣母是纯洁崇高和神圣的代表,青春常驻,永远不会衰老。
离开这座雕像,米开朗基罗好像附在我耳边,悄悄说,看到了吧,石头不只是坚硬的冰冷的,它也细腻柔软,轻灵温暖。有血有肉,有精神,有灵魂。
教堂还有一处可以和米大师挨近的地方。1574年,已经72岁的米开朗基罗,被教皇任命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总监。他一走马上任,立刻进入角色,投入到教堂大穹顶的设计中,掀开了创作生涯的新篇章。
时间已过了正午,但阳光灿烂依旧。高达120米的穹顶之上,一个圆口,像是一面巨形镜片,透射进一团耀眼的光芒。而在最大直径71米的圆环之上,排列着16扇大窗,也有阳光渗入。
然而,或许穹顶之下,过于空阔幽深,或许这里的氛围过于静謐凝重,涌进的光线,忽然被融化消解了,烘托出一片迷离柔和的境界。
天窗之上,分割成弯曲的三角形,共六层绘出的将近一百个人像,包括圣者,门徒,天使,教皇,都若隐若现,好像又被涂抹上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恍惚间,我有点糊涂了,此时此刻,究竟置身于人间,还是飘浮到了仙境。
虽然,我陶醉于其中,翘首仰望的大穹顶建筑,是在米开朗基罗离世二十多年后,由他的继任者,最终完成的。但米大师提供的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独特构思,和宏伟蓝图,无疑是大穹顶能成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葩式巨作的根本保证。
米开朗基罗献给圣彼得大教堂这两件杰出作品,一个以细腻凄美取胜,一个以宏阔雄浑惊世。一个完成于青春岁月,一个构思于迟暮晚年。它们首尾相连,勾勒出一道长长的,永远留存在艺术史上的辉煌轨迹。
西斯廷教堂,和米开朗基罗连结的更紧密。世间罕见的天顶壁画《创世纪》,就高高地悬在它的顶棚上。
《创世纪》,真的是在艺术天地里,“创”出了崭新的“世纪”。这幅宏篇巨制,长40米,宽14米,距离地面二十多米,总共画了一百多个人物。而这上百个人物,比真人大出两倍还多。
这壁画取材于圣经故事,共创作出《洪水》,《创造夏娃》等九幅主题集中的画面,相互勾连,富于情节性,犹如一出戏剧,分成九个场景。又在九幅画外的十二个三角档上,描绘了十二个预言者和女巫的坐像。在所有坐像两边壁柱上,还画着一对对活泼可爱的小天天使,使偌大的天顶变得五彩缤纷,灿若星空。
万万想象不到 ,当初米开朗基罗承接这项任务,完全出自于被动和无奈。据一些史料记载,米开朗基罗自《大卫》,《哀悼基督》问世以来,达到的巨大成就,遭到某些同行的嫉妒和排斥。其中包括以塑造圣母系列形象,博得极大声誉的著名画家拉斐尔。
于是,在教皇于勒二世决定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绘制壁画之后,那伙人就别有用心的,极力推荐米开朗基罗担当此任。目的是让他放弃擅长的雕塑,拿起生疏的画笔和颜料。借此出丑,在天顶下狠狠摔个大跟头,为世人提供笑柄。
米开朗基罗有自知之明,一再表示,“绘画不是我的本行”,“我是雕塑家,不是画家”,明确予以拒绝。但教皇的指令一经下达,不能更改。可以说,他是被逼上天顶的。
米开朗基罗在笔记中写过这样的自白:“1508年5月10日,我,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开始作西斯廷壁画。”又在信中对父亲说,“我是被迫而作此。我的艺术,是在受到敌视的环境中生长的。”
就这样,米开朗基罗孤身一人,扛着一部长梯,握着一支支画笔,提着一桶桶颜料,开始在天顶四周,爬上爬下。直到1512年10月,为《创世纪》涂完最后一笔颜色,总共爬了将近五个春夏秋冬。这是怎样的五个春夏秋冬啊!他写过一首诗,描绘工作情形:“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
在这些看似轻松诙谐的语句后面,可以读出多么沉重辛酸的人生体验。米开朗基罗的心里,跳动着一颗大心脏。他的心态,心绪,心境,全都够得上大师级水准,成为他在天顶上创造奇迹的,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创世纪》问世了,好比晴天霹雳,震动了西斯廷,震动了梵蒂冈,震动了罗马。震动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也震动了凝固的文明史册。
高高悬在天顶的巨作,用宏阔的构思,奇妙的想象,鲜亮的色彩,向世间发出宣告:这个时年37岁,名叫米开朗基罗的人,面对立体的石头,是天才;面对平面的画幅,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