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4
今天参加了一次幼儿小学部关于感统育儿课,主讲人是学校的体育老师。
一、首先讲了感统是什么,学习力是什么?
我理解的感统是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信息输入的统合能力,佛学里把感统分为眼、耳、鼻、舌、身、意。
而学习力是根据信息输入后学习加工的转换能力。
我把感统和学习力这两个概念重新组合,总结到了一个规律:
发现感统和学习力都是调用到大脑的同一种能力,叫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分为4个过程:
1、信息接收,2、信息传递,3、信息加工,4、信息反馈
通过上面的大脑数据物流图
了解到感觉统合不仅仅影响着身体协调、空间感和学习能力方面,
我想补充一点是,其实信息处理能力对情绪智力(观察、感受的能力)影响更大。
对于信息处理能力的4个阶段我用汽车倒车来举例描述:
1、信息接收:是人体的各类感觉接收器官。类似汽车的倒车雷达传感器。
2、信息传递:是神经递质传导。类似汽车数据线,把外界的所有信号源告诉我们。
3、信息加工:是神经元链接。类似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筛选出危险信号源,触发报警,反之失联。
4、信息反馈:是神经条件反射,这部分由条件本能反射的杏仁核与负责高级认知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层两个部分组成。类似雷达报警后,我们身体做出刹车的条件反射,但是刹车反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
在约翰·瑞迪博士的《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提到过感统运动改变大脑的认知皮层,
首先运动让大脑分泌一定量的BDNF,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其次运动让大脑供血更加充足,
最后有效强化神经元的链接。
约翰·瑞迪博士从运动的角度阐述脑与认知科学。
通过大运动,不断刺激和强化大脑对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我们的认知能力也能提升。
二、然后我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老师分享了下0到12岁的发育关键期和里程碑。
并着重讲了通过锻炼前庭觉平衡感来增加感统水平,
其实前庭觉是孩子从出生后就会发育的基础能力,如果父母不重视,那到了3岁后,会出现感统失调。
我观察到,小月龄的宝宝喜欢举高高、飞机抱也是对刺激前庭觉的生理需求。
而视平衡感对应的是空间感,
是大脑对一个空间的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的认知发育过程。
因为我们人体的视觉系统是由两个眼睛成像后的立体视觉组成,
而前庭神经核的作用之一类似水平仪,
通过以下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前庭对感统的影响:
比如我们看正前方的时候,如果头部轻轻左右摇晃,所见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是相对静止的,
但换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再看正前方,头部轻轻绕∞字打转,所见物体在空间就会出现剧烈摇晃。
这个时候,就是前庭对视觉感统产生了空间错位感,还影响对接下来所处三维空间的判断力。
老师在讲述的时候我同时在思考,前庭平衡系统对于生活的运用,利用鸡头稳定这个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防抖神器,手持云台。
老师的感统教育方法非常正确,就是从小开始运动方面的锻炼,增加感觉的统合能力,并邀请我上台分享了平衡车。
平衡车起源于德国,是2-6岁的婴幼儿户外运动。
锻炼的目的也简单粗暴,是锻炼孩子对空间信息的处理能力。
我通过拆解难易度的搭脚手架式方法,对孩子进行平衡基础的训练,用平衡车代步取代了婴儿推车出行。
1、首先是启蒙入门期。情景任务化,培养目标感,通过去大润发超市内采购他喜欢的食物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鼓励他躲避行人,给予充分信任。
另外入门的时候选车也很重要,我研究过入门级的平衡车需要孩子身高82公分,最好是马鞍式座椅,有利于孩子骑行的时候穿尿不湿的舒适感。
2、其次是瓶颈期。遇到孩子路上耍赖或者嫌累,再一次利用目标感,从小目标变成大目标。每次出门都会和孩子约定去买大润发买冰淇淋或者去奶奶家吃饭,利用他最感兴趣的目标,鼓励他的内在动力。
同时这个时期可以上马路,让孩子增加乐趣,比如引入交通规则和警察叔叔在马路抓坏人巡逻的概念。利用孩子的英雄崇拜主义、规则感和游戏力拓展这项运动。
3、最后是进阶期。帮孩子约上一群小伙伴,每周骑行,还可以去平衡车俱乐部参加聚会,或者周末去公园、商场骑行都可以,真正从代步到运动的阶段。
以上是我通过今天感统讲座学习总结的独立思考部分,对感统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
作者:灰灰 (我是一个80后奶爸,育儿路上你的知己)
记得看完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