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山上都是竹子,现在好多地还是我们年轻时开垦出来的。”
小时候,爷爷常对我们说,房子周围都是竹子,竹子以外是深山老林。那时候每家周围都是一大片竹林,因为在深山里还会有野兽出没,人们常在竹子上围起栅栏,住在里面心安了不少。或许还因为,竹林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竹笋,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十分珍贵的食物来源。
那时候,竹林可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我们在竹子上拉上绳子,在上面荡着秋千,夏天炙热的阳光也被茂密的竹叶遮挡,还常有微风吹过,掀起地上铺的厚厚的竹叶。
竹林里有一种虫子,身上硬硬的壳,六条腿上有个锋利的钩子,很像屎壳郎。这可是竹林的一大害虫,以竹笋为食,导致竹林严重受损。然而,这个“坏家伙”却是我们最好的玩伴,每年到了竹笋成长的季节,我们都会去竹林里,抓这种虫子。然后,把它的腿折断,再挑一根粽叶的茎插进去,最后找个小竹管,把茎的一端插进去,这个小虫就会不停的煽动翅膀,围着竹管转圈圈。现在想来还是有点残忍了。
竹林里还有一种野生的菌,可神奇了。它刚长出来时是一个个圆圆的“蛋”,我们当时好奇的切开了,还看到蛋清一样的液体流出。过了不久,这个小圆球就会冒个小脑袋,还有白色的“裙子”。后来,爷爷说,这叫“竹荪”,可是很贵的东西。
竹林里最可怕的就是一种蛇,它浑身青绿色,尖尖的脑袋,速度奇快,老家人叫它“竹叶青”。当时,我记得我还在地里割草,小剪刀一挥下去,一道青色的影子一闪而过,吓得我拔腿就跑。因为这事,我后面去竹林都要认真查看一番。这蛇有点吓人,不敢放图。
竹林里还有一种野鸡,体型较小,可谓是难得一见,也有一种竹鼠,速度都是贼快,可真是难为我们小孩子了,只能远观。
除了这么多小动物,竹子本身的作用可多了。爷爷用它做了竹筷子,竹椅,朱凳,竹席,还有很多生活用品,如竹筐,簸箕,撮箕等等。爷爷还会用来做“小手枪”,装上小石子,啪嗒扣动扳机,玩的可嗨了。竹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物来源,还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
有一年回家,看到一丛竹子开花了,当时还很激动,觉得很新奇。可是没多久,那片竹子就都死了,爷爷说“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开了就会死”。我听后沉默了很久,心里莫名的感伤。
在书上,竹子都是高洁坚韧的象征,竹林里也都是居士贤人。而在老家的那一片片竹林里,竹子可以吃,可以用,它会生病,会老去,陪伴了人们一生。竹林里的人不会赏风弄月,他们不知道竹子有多高洁,手一挥镰刀,砍到了就拖走。或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