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学家也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然而,阿德勒否定了心理创伤学说,他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相信“自我决定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要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未来,“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去选择和创造符合自己意愿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做出改变的分水岭,不在于过去积累,不依赖外在条件,也不基于自身能力,而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更绝对一点来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在“自卑情结”中其实隐含了一种暗示:并不是我能力低,现在只不过是被某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因此,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一种心理状态——“优越情结”。
因为无法忍受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于是用更加简便的方式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典型的有把“我”和权势相结合、沉迷于过去的荣光、甚至夸耀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
然而,阿德勒认为:人生不是竞争,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超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健康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那么,如何摒弃“优越情结”?
阿德勒认为,核心是:在人际关系中找到共同体的感觉——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且“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而这也是爱的状态,让周围的人感觉“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
同时,这样的与他人的关系也可以叫做“横向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纵向关系”——一方面我们渴望得到权威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不如自己的人感到优越。
纵向关系的建立,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是的,即便是表扬这种行为也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阿德拉哲学甚至认为:“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这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
正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才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权威的认同,不知不觉中也让我们“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然而,在犹太教教义中有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你自己而活呢?”
所以,能够“不畏惧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才标志着人生的自由,而迈向勇敢做自己的突破口是建立起与周围人的横向关系——每个人虽不同,但都有存在的价值,自由且平等。
一旦当你坚信“人生不应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就意味着同样要接受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要能平和地接纳。
因此,阿德勒主张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并且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所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工作和行为方式是伴侣自己的课题”…不仅限于亲密关系,“在心理咨询中,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顾问的课题,而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只有课题分离,才能放下人生中许多不该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
当然,课题分离并不是要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变得冷漠孤立,而恰恰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起点——
首先,保持适度的距离,摆脱“回报思想”的羁绊。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你可以改变自己,但不能期待因为你的改变,所以别人一定会改变。“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其次,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阿德勒哲学相信:“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当然,很多情况下,马儿最终会自己喝水。)
这里,哲学家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举例,反复强调:“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孩子的学习,任何干涉都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最好的做法是努力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关注“可以改变的”,并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对别人寄予关心、为他人服务,人只要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而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就能在主观上认同自己对他人所做的贡献,继而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哲学家说:“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的时候,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便足够了。”
当然,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也可以给他人积极反馈或鼓励,让对方能感知到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也是一种美德,而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的核心是:“真诚地表达感谢,谈及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因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即便是‘好’,也是以他人的标准,并且包含着俯视般的语感。
而‘谢谢’不是一种评价,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需要警惕的是:人处在“想要进步的状态”固然是正向的,但也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哲学家说:“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但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所以,人生可以没有远大的目标,但仍然可以追求做更好的自己。只是,当急于奔向未来的时候,要先扪心自问:究竟是不喜欢现在的自己,还是在已经接纳了自己的基础上去追求卓越?
哲学家说:“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肯定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所以,人生可以规划吗?在阿德勒的哲学世界里,显然是办不到的,也不赞同去规划。因为,站在现实性的角度,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即便下一刻将通向各种潜在性的人生,起决定作用的也是“此时此刻”。
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是的,人生可能没有意义。
哲学家解释说:“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的孩子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也就是说,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但是,如果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悲剧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那就等于是在肯定已经发生的悲剧。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
所以,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怎样才能给自己无意义的人生赋予应有的意义?哲学家的回答是:“当我们在做出自由的人生选择的时候,即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我们可能会感到茫然,但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就不会迷失,无论做什么都可以。”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人生的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次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
作者:琳小希
链接://www.greatytc.com/p/40a04edd41d5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另摘录一段琳小希《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以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在任何情境下,当人们怀着强烈地渴望去追求某一种面向的时候,都是在无形中强化了与之相反的另一个面向,创造了所谓的“二元对立”,必然会带来心理阻抗(在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层面)
从身心灵的层面来看,或许“过度的渴望”深层次的心理状态是匮乏和恐惧,而灵魂的本源则是丰盛与和谐的,所以凡是与高维智慧的“合一”相悖的心念都会给行动和结果的显化带来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身心灵的话语体系里都会强调“接纳”和“允许”,当生命的包容性增加,内在的世界就平静了,停止了能量的内耗,便更容易达到身心合一的专注状态。
此外,在目标设定上,凡是自我导向的都会带来对于外在评判的担忧,并由此产生焦虑感,尤其是那些“试图证明自己”的努力更是如此。但如果能以自己的内在体验为导向,出于爱和喜悦去投入,或者以他人为导向去服务,便可以超越心念上的障碍,成功、幸福、快乐,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不期而至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