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是为了什么?只是将知识用特定的软件进行管理或是组织起来?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假设上,所以现在收集的信息是为未来决策做准备。所以我们在一边做决策一边收集信息,去评估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有没有向目标拉进,一边改变决定。
所以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产生决策的过程,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决策一系列的决定,向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
这里面,第一个是目标。如果你没有目标就做不好知识管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要来干什么,就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分配资源。比如你知道一家店要关门了,但是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做,那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一个决定要有目标,并且分配了相应的资源。资源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人力等其它东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决策呢?总结下来就是:不要去收集大量无用的信息,也不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的规划整理。知识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做出好决策。如果你的只是管理没有带来更好的决策,再好的管理技巧、管理工具都是没有意义的。
1.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设定母题
这是一个在导演身上经常看到的标签,比如诺兰导演,他的电影故事都是和时间相关的,他的母题就是时间。
所以,我们要设定自己的母题,这样知识管理才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要有目标,才能促使你不停地往前走。
我们应该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母题呢?一个公式:你关注的领域+身份定义+对你的意义
比如,我关注在知识服务者(身份),关注个人成长领域(关注领域),我将这个领域的知识做成服务/产品去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长。
2.记录到底要记录什么?
记录不仅仅是笔记。很多人会觉得做笔记就是知识管理,其实这部分的知识只是显性知识,它是已经被重新的编码后可以用书面文字、语言、数字等符号表现,达到轻松地实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
我们往往会忽略那些已经拥有却不自知或是已经知道但还不能清楚表达出来的知识。这部分一般需要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觉知或借助别人告知。
它们通常可能是顿悟、领悟、感想、创意等形式,形成短暂的、非结构性的的初始概念。
这是我们大脑将灵感(感悟、创意、想法)和另外的情境线索相联系,然后和自己之前的行为、思想、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对比、考证、反复论证,最后规划符合自己逻辑意义的系统计划,在另外的情境中寻找线索,然后进入下一个联系、分析和综合的过程,进而循环到另外一个情境。
而在这之下隐藏着我们内在的信念、原则、价值观等等,如果我们任由它们冒出,然后有任由它们被遗忘掉,只会不断地被这个世界噪音洪流冲击下去做出无意识的判断。
所以我们不仅仅记录看到的、学到的显性知识,也要记录那些我们内在的迸发出的顿悟、领悟、感想、创意等等。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记录后我们再回顾的时候,就可以将内在那些不清晰不断地调用出来进行重新建构出可以被复用的知识。
3.整理笔记到底在整理什么?
最好的整理就是不整理。
分类的本质就是建立层次结构,通过嵌套建立伪关系。分类本身是为了提升效率,但是我们的大脑并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
分类前需要搭建一套复杂的分类系统来对信息进行对应存放,而更多的是在还没有搭完前就你就放弃了整理这件事。你一开始就去做最难的一件事。就像在毫无认知的情况下,把系统搭好了,然后告诉在4岁的自己:你这辈子会怎么过,该上什么大学一样,不太可能的。
整理并不是做分门别类,而是让它们建立联系,让它们自由的生长,慢慢涌现,我们只要确保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找到知识就好。而不是把整理的过程当作目的。何必浪费事件着去整理暂时用不着的内容呢?
4.输出时要谈什么?
为什么要输出?很多人知道费曼学习都知道,最好的学习就是去输出。很多人也会把输出当做最终目的。其实输出并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
当我们输出的时候,会逼着自己重建对自己了解的知识进行建构,重新考虑信息背后的更多的含义以及和现有知识网络的连接潜力。所以输出其实会大大的改善你的思考。
前面说了知识管理是为了帮助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知识管理的输出不是为了写文章、也不是日更。它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你需要运用知识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0.知识资产
你如果离开了一家公司,你能带走什么?是名声还是工资?很多人产生的价值基本都被全部兑现掉了。这些都不是你的资产。
我们最大的资产并不是金钱而是知识。因为知识资产才是最好的财富,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人生中的另外三种资产:经济资产、文化资产和社会资产。
金融资产:指现金和各种可以转化为现金的资产,例如股票、房产或专利。
文化资产:通过分享的知识资产,建立起来的个人品牌/定位
社会资产:利用个人品牌,结识更多人脉和建立深厚关系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