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湖姐姐
一个人最好的原生家庭,就是她自己。
而好的爱情,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她是非非,她是剽悍行动营老铁,她以她的人生故事诠释了这两句话。
1、改变,从认知命运底色开始
每个人出生时,手里都握有一幅牌。
这幅牌便是父母所给的原生家庭。
在很多人看来,命运发给非非的这幅底牌简直不能再糟糕。
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给了这个姑娘“额外”的关怀。这些温暖让非非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姑娘。
小学时寄宿学校,食堂打菜师傅每次都多给她一勺汤水,希望她能多吃点好长个子。
初中时遇到恩师付老师,常常以各种水果糕点改善她的生活,并主动借书给她读,开启她的心智。
高三时没有生活费,她的闺蜜接济她,解决她的吃饭问题。后来她寄宿闺蜜家,闺蜜爸妈对她更是亲如女儿,每天早上牛奶鸡蛋,晚上夜宵热水。
久未感受过父母爱的非非,那段时间过得特别幸福。
而她自己的爸妈,却压根不知道她要高考。
她那个没有爱甚至“鸡飞狗跳”的原生家庭,像一幅沉重的镣铐,锁住了她的快乐,给了她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从幼时就不断增长,并横亘在整个青春期,让她自卑,不爱见人。
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外面世界的和善,激起了她向上的激情与好强心理:凡事力争上游,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
这样的性格,造成了她做事风格的两面性:在外要强,在家认怂;外表坚强,内心脆弱。
她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性格上两面化严重,她说:
初中时我拿了主持人和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奖状回家,我爸看到就觉得奇怪,说,在家里都是个“闭口虫”,怎么会演讲?我在家和在外完全是两个样子,直到现在我都是不怕当众上台,却怕私下沟通的人。
带着镣铐去奔跑的人,是很容易疲倦的。
因为疲倦,她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境地。
原生家庭塑造了她的性格底色,她常因为自卑而把自己放到很不显眼的位置。
她说: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我性格比较敏感古怪,从小到大,老师都评价我“多愁善感限制了才华”。我高二时写的人生目标居然是——挣到足够还给爸妈的钱,然后去死。我知道我真不是青春期的随性说说,我那时候就是那么想的。
这样的极端与决绝!
很显然,她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遇到虞潇君后,一切有了转机。
武志红老师说,恋爱的感觉,无非是两句话: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对于非非来说,她的童年里,美好的回忆少,伤感的记忆多。
但虞潇君给的这一场恋爱,始于初中,跨过高中与大学,最终在2015年修成正果。
长达十年的恋爱与陪伴里,虞潇君更像是那个下棋的人,他出现在她这十年生命的每一个节点,对她事事照顾,尤其关注她的心理走向。
在他面前,她敢于扒开伤口,勇敢面对疼痛。
她说:他从07年表白之后,便一直在我身边,做了很多很多别人都不会做的事来温暖我,让我慢慢相信生命是美好的。
从初恋到出嫁,从校服到婚纱。
多年的相处,她从他那里感受到了真正被爱的感觉,性格也得以修正。记得有句话说,人只有真正被无私地爱过,才能相信人生。
2、积极改变,做自己的原生家庭
当爱人给了她美好的感情后,她的内心有股力量在苏醒。
她渴望向上,渴望改变,甚至渴望与人链接。
当非非站上“我要变得更好”这个欲望起点时,独属于她的能力与精彩也开始慢慢展现。
方向对了,路也就越来越清晰了。
她开始踏上了不断更新自我的路。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24岁与一帮小朋友学习书法。
这件事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24岁的姑娘和一群8、9岁的孩子一起学习书法,孩子们都是父母陪同而来,而她是自己一个人在学。
24岁的她和8岁孩子站在同一起点,这最初让她觉得伤自尊,但慢慢变得坦然。
后来,她又开始学了小时候就想学的钢琴,每天工作之余在家练字、弹琴、画画、读书。
学书法事件让她意识到:与其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抱怨自己小时候没有学这个没有学那个,还不如积极地改造自己,做自己的原生家庭。
她说: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影响,但我认为原有的性格可以修正与重建,虽然过程很曲折很漫长,但只要认识到自己是可以改变的,从那一刻起,改变就开始了。
而梦想的进一步点燃,是在剽悍行动营。
她说:这是我成人后生命里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之前,尽管我内心特别渴望成长,但因为没有反馈和正确的路,被周围人嘲笑,内心很焦急。作为一名小城市的体制内教师,我的圈子里没有人关心“成长”这回事。每次我读5分钟的书,就会收获好几个酸溜溜的“你怎么那么上进啊”,而加入行动营之后,我结识了很多同频的小伙伴,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重新燃起了小时候的写作梦想。
她自律又聪慧,信念一坚定,绽放便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加入行动营带给我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读书与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看见了很多人过着我想要的生活,有了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最自豪的事:是我担任了连内最佳评选和推荐组的组长,在点评和推荐的同时赢得了伙伴们的赞赏,也开始敢于在群里展现真正的自己,收获了伙伴们“才女”“真诚”“暖心”的评价。
最可贵的事: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自信起来,工作中也相信自己,处理问题更加成熟,感情上也明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提升感情。从隐隐怀疑自己,到坚定自己是优秀的,这是行动营带给我真正最可贵的东西。”
人一旦真正相信自己能改变,就会大踏步走上前进的路。
在行动营创意营内容组的时候,她每天五点起床读书写文;
坚持每日写清单、每日复盘、每日积极践行的习惯。
童话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有一个关于南瓜的故事: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以“南瓜君”自勉的非非说:“剽悍社群是我的南瓜园。在这里,我愉快地做自己,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所以现在每天基本自带鸡血精力满满。今年,我将在这里,继续读书写作,做一个快速成长的南瓜君。”
3、最好的爱情,是成为成长合伙人
2017年12月30日清晨,非非哭了一场。
当然,她流的是幸福的泪水。
这一天是非非与虞潇君结婚两周年纪念日。
一大清早,虞潇君就把他花了好多天做成的电子文集作为礼物送给非非,里边是他俩在岁月里一点一点写下的情书。
徐志摩与陆小曼,有《爱眉小扎》;
沈从文与张兆和,有《湘行散记》;
朱生豪与宋清如,有《朱生豪情书》;
而今,非非与她的虞潇君有《我心在动》。
但对于非非来说,最浪漫的事情不止是这些情书,而是两个人的共同成长以及俩人在剽悍行动营里的革命友谊。
非非在加入剽悍行动营不久后,就动员爱人虞潇君也加入其中了。
最好的爱情,是成为成长合伙人。
俩人在社群一起学习,一起践行,居然像回到了豆蔻年华时的同窗岁月。
行动营之后,俩人又一起加入了剽悍读书营,一起在剽悍读书营读书写作,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他们的这种状态,非非说:现在我们都在五连,他是搞事组的,我是点评组的。同在一个社群,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我得以从别人的眼中认识他没在我面前展示的另一面,这让我们对彼此的能力点和小弱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协同工作、互相提意见时就更直击要害了。
婚姻的气质,不但藏于双方的生活默契,更是匿于双方的梦想步调。对于非非来说,他们互为彼此温暖的港湾,又互为彼此乘风破浪时的锚,携手一起去感受大千世界里的颠沛流离、风险挫折与辽阔壮观。
共同掌舵的婚姻,才能久远。
互为底牌的爱人,才能永恒。
祝福非非与虞潇君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