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孬从床头的抽屉里翻出一支干掉的枯花,这是女儿晴晴在母亲节送给我的礼物,没想到被小孬藏到了现在。
小孬拿起红色的干花说:“妈,你看,花!把花种到土里,中不中?”
“花都枯了,种不活的。”我想着种花太麻烦了。
“浇点水不中?”小孬一脸认真。我听到他这句话时,心里不知为何柔软起来了。
我拿着花,准备种在阳台的空花盆里,没走到阳台,看到陈列架上的吊兰,我随手将花插进吊兰花盆里,“好了。”
小孬看了拍着手,高兴得近乎跳起来。
这要搁以前,我根本没有心情陪他种一支干枯的花朵。但看到孩子充满希望的脸,我突然觉得我以前的做法太过于务实。
这个没用,那个没必要,一切从简,我认为一切没意义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去花时间花精力去做。
可很多事情,在孩子看来却很重要,有也很意义。比如女儿晴晴会花她大部分的钱去体育场画画,这种公园画尝试玩玩就行了,没必要每次都画,根本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和钱。
我问过晴晴:“你天天把零用钱和大把的时间,到花在这种画画值得吗?”晴晴说:“我觉得很意思啊。”
大人对于孩子的心思难以理解的,但我还是尊重她的想法。零用钱是她自己的,时间也是她自己的,她认为值得,那就值得。
我经常会带着小孬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每次我挑菜时,小孬就会站在一旁给我出谋划策。
“妈,买个倭瓜(南瓜)吧,我好吃倭瓜。你要挑个好的,这个好。”他手指着一个倭瓜说。
“我不好吃肉,你别买。”他看到有人卖肉,赶紧说。
“我好吃豆腐,买点豆腐吧。我也好吃血,再买点黄豆芽,不要绿豆芽,啊······”
我买个菜,他的主意比我都大。他说话慢,不够清楚,但声情并茂,眼睛瞪得老大,还喜欢噘嘴,手回来比划着。连称重的阿姨都认识他了。
经常买个菜磨叽半天,浪费不少时间,我这么急脾气的人,居然有耐心跟他磨嘴皮子,无非看着他的样子比较搞笑,才会有这个耐心。
一次买完菜,我在收银台结完账,小孬还在超市里没过出来,我大声喊他。突然,听见超市里的阿姨大声笑起来,我赶紧过去查看。
阿姨对我说:“这孩子真懂事,真有礼貌。我刚才拖完地,他走到跟前,问我可以过去吗?你在家拖地也是这样教他的吧?”
我说在家跟他说过,没想到他居然记住了。
有时候,孩子的缓慢自带教养,而大人往往只看到了他的慢,只看到了被孩子浪费的时间。
放学后,我接住小孬,在校门口给他买了一袋板栗。小孬慢悠悠地说:“回去让晴晴分,要不够,我要少,中不中?”
我听了半天才明白,他的意思是说:他和晴晴分吃板栗,如果晴晴嫌少,他就要少的,让晴晴吃多的。我没想到他会这么想。
刚过完中秋节,晴晴问我:“妈,我过完生日,就该你过生日了,你想要啥礼物?”我说随便。“我还给你做贺卡吧。”
我想起去年生日时,她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给我做的生日贺卡,是用美术课上的彩纸做的,上面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愿妈妈永远年轻漂亮。
其实,我打心里觉得没必要给我做贺卡,没有任何用处。但孩子能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莫过于花心思和时间亲自制作的礼物。
有时候,孩子的内心要比我们大人柔软得多,他们更懂得学以致用,大人就像是一面镜子,他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一次爬后山,山上有条石子路,小孬走得很慢,他小心翼翼地跨过去一个小坑,赶紧转过身,对我说:“妈,你慢点,别踩到坑里了。”顿时,我的心里暖暖的,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小暖男。
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你对孩子的耐心和温情,孩子都会反馈给你。同样,你对他的不耐烦,他也会非常敏感。他想要的不过我陪陪他而已。
前天晚上吃过饭,我径直走进卧室,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键盘。小孬跑过来说:“你看着我吃饭,中不中?”
我的眼睛根本就没离开电脑,不耐烦地让他自己去吃,他不愿意,还赖在旁边不走。
我火了,大声说:“你不是会自己吃吗?为什么还要我过去?没看到妈妈正忙着吗?自己吃去!”我继续敲键盘,正在兴头上,特别不希望被人打断。
可小孬不依不饶,最后哭了起来。无奈,我喊晴晴过来,把小孬领出去吃饭。不一会儿,我听到姐弟俩的笑声。
女儿晴晴比小孬大六岁,但毕竟还是孩子,玩心比较大,她对小孬比我有耐心,带着小孬玩得不亦说乎。
如果晴晴不在,小孬会一直缠着让我陪他,一旦晴晴在家,我反倒轻松了不少,这就是两个孩子的好处。
这也让我不得不反省自己,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给孩子,还说什么爱孩子?
相比我,王同志就会比较有耐心。在他看来,带孩子就是要陪着孩子一起玩,怎么开心怎么来,他很认真地跟孩子玩耍。
有点像《爸爸去哪儿》夏天的父亲,这个父亲跟孩子一样,也真的是把孩子当朋友一般对待。而我根本没这份耐心。所以,每次他回家,孩子都喜欢跟他玩。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们很容易辨识出,他们在每个家庭成员那里不同的待遇,也往往会选择最有趣最有耐心的人玩耍。
我们总是把孩子仅仅当成孩子,从来没用心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总觉得一切小孩子的无理取闹罢了,更不愿意在孩子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孩子一起浪费时间,把自己当孩子,把孩子当大人,你才能真真正正地体会到这种陪伴的乐趣。
你不能理解孩子对一朵枯花的期待,更不会陪着孩子栽一支干枯的花朵,然而,这却是孩子最虔诚的期待。
在他看来,枯花也是花,当然能活!就像我们成年人认为播种肯定会有收获一样,他们也同样笃定不已。
你认为荒唐的事情,在他看来却一本正经。至于最后的对错,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但这个是非判定规则,一定交个给孩子去探索。
千万能拦腰斩断他们的希望和期待,那无异于辣手摧花,残忍至极。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陪孩子一起浪费时间。时间温柔的手自然会雕刻出孩子最好的模样。
最好的时光,必然是无用的,但对于孩子却是大有裨益的。最好的教育,就跟孩子一起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