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看完这两首诗,第一感觉是好像很不搭。这是同一个夜晚面对同样的风雨的所思所想吗?第一首看到“那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一幅现世安稳,如同上周“山竹”来袭,我抱着狗儿窝在沙发上一样,不同的是天气闷热,风雨大作!第二首呢,则时间变换,作者已经要入睡了,却想着“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与白天的情形截然不同。
当然也有解释说,第一首亦甚悲凉,从百度百科摘抄下这样的赏析:“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我是不赞同这样的赏析的。
一日所见景色相同,而情感有没有可能差距甚远。我觉得是有可能的。白天的时候,有猫儿相伴,柴火正旺,暖暖和和地听雨看雨,是生活的片刻惬意。到了晚上,风雨肆掠一天了,作者心有战场情形,加以联想,自然有了“尚思为国戍轮台”之感。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选其二教之,其一常不得知。于是陆游便被类型成一种形象,那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淹没了他作为一个正常人,有抱负亦有柔情,有壮志亦有生活情趣的一面。所以说书越读越厚,我们要多读亦要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