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读书笔记(2)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的表述分四种: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观点是人对一个事实的看法。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洞察就是理解表象背后的系统。系统=要素*连接关系,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

构成系统的五种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

因果链就是变量之间增强或者减弱的连接关系。

增强回路就是两条增强或者减弱的因果链首尾相连。

调节回路就是“因”增强“果”、“果”减弱“因”的回路。

滞后效应是指因果不是瞬间连接的,回路也不是瞬间闭合的,之间都有个时间差。

制度关注的是结果,流程关注的是过程,系统关注的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基本逻辑素养:证有不证无,以偏不概全,证有靠举例,概全靠推理。

几个有用的数学思维:

1、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正确的事情要反复做。

2、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结果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积累效应造成的。不要只看当时那个瞬间,应从宏观一直追溯(求导)到微观,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3、公理体系。做管理只做三件事:设置责任权利、捍卫价值观和做一只安静的内容奶牛。

4、博弈论。找全局最优解就要建立信任:找到那些能够建立信任的伙伴;主动释放值得信任的信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